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遇困局:不能募款 不能投资
2011-06-13    《瞭望》新闻周刊

字体大小:

  “我把奖金设为1个亿,这个奖肯定立马就火。但是我上哪儿去找1个亿的发票啊?我得缴多少税啊?”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正为这一届的优秀科普作品奖犯愁。“如果争取不到赞助,最坏的打算就是颁奖时只发荣誉证书不发奖金。”该协会副秘书长孟雄告诉记者。

  自从1980年设这个奖以来,主办方就始终在为钱发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是目前中国内地社会力量设立的208项科技奖励之一。

  这让人想起诺贝尔奖。

  推荐阅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主任:对学术造假无限期追究 
  推荐阅读国家科技奖评审将加强推荐把关严格规范程序 
  推荐阅读科技奖造假获奖乱象频发 评选机制亟待改革
  推荐阅读科技奖励制度引学界质疑 专家称评价过于物化 
  推荐阅读科技奖励制度致浮躁之风 专家称是“逼良为娼”

  1896年12月10日,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逝世。遵其遗嘱设立的诺贝尔奖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之一。如果用中国的标准衡量,诺贝尔奖是不折不扣的由社会力量设立的奖项。

  当被问及中国何时能像诺贝尔奖那样不为钱犯难时,孟雄笑了笑,显然目前对他来说,这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被一度中断的科普奖

  早在1980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就与一些部委和组织共同承办“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此后包括1980年在内,该奖一共举办了五届,分别在1986年、1994年、2001年、2003年,每两届之间的间隔时间不等。

  孟雄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前三届都是政府拨款,当时这个奖归科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管,科协经费够就办,经费不够就不办。”

  第四届是孟雄印象最深的一届,那一年,评奖的奖金由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赞助,那是“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第一次发奖金,一等奖每人一万元,在国内同类图书评奖中属于“重奖”之列。协会对企业的回报是给企业冠名,连奖杯都被命以企业的名字。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在当年的一份总结中这样写道:“这样做,一方面体现了提高科普创作的地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对科普作品价值的逐渐认同,进一步开辟了企业对科普工作支持的新途径。”

  可是很快,让企业冠名的做法被禁止了,2003年的第五届评奖又回到了没有奖金的状态。

  又过了一两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准备继续办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却接到通知:奖被取消。时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的张秀智向《瞭望》新闻周刊回忆:“也没说什么原因,就取消了,我们本来准备工作都做到一半了,那年取消了特别多的社会力量设奖。”

  2008年5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被批准设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这回不让冠‘全国’的名儿了。”孟雄解释,“所以又从第一届算起。”

  2009年评奖时,资金问题再度面临,“后来科协的‘主席基金’赞助了我们110万元,解决了钱的问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居云峰说,“但是我们不能一直靠这个钱,所以这回还得自己去找钱。”

  找钱的思路又回到了“让企业冠名”上,居云峰希望,这一回这个办法还能行得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青报:科技奖也应该流着道德血液
· 控烟协会建议卷烟技术取消科技奖
· 安徽省高校84项成果获科技奖比09年增长19.1%
· 南京农大张正光教授荣获“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 河海大学9项科研成果通过大禹水利科技奖评审
· 山东重奖科学创新 最高奖金额增至100万
· 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审结果发布
·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 国内影响力大、含金量高的科技奖项有哪些?(附社会科技奖励目录)
· 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