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言之苦
学校自身有“实道理”
开放校园体育设施,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无疑是硬道理、大道理,但学校、家长也有各自的“实道理”。
“我们也想让孩子回校锻炼,可放假期间,学校设施没人管理,安全怎么办?”广州市民刘女士是一个初中男生的妈妈,儿子是个小胖墩,平时不爱体育锻炼。刘女士专门考察过家附近的体育设施,如果去专业场馆,价格不便宜;学校虽有运动场所,但不开放的进不去,开放的又担心什么人都能进去,社会人员带坏了孩子怎么办?出了问题又怎么办?
广西柳州市八中是较早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之一,采取承包方式对外开放羽毛球馆后,却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开放后,学校设施遭到恶意破坏,偷盗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一天,学校3栋教学楼的消防栓全部被盗。正因如此,学校不想将后建成的乒乓球馆再对外开放了。该校负责人表示,不是学校不愿意开放,而是开放的条件不成熟。即使要开放,必须解决安全管理上的问题。
记者调查了解到,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后,进入校园的人员比较复杂,难以甄别。难免有少数不怀好意者借机搞破坏,给学校管理造成困难。很多人会选择在18:00到20:00间锻炼,但这个时候,很多晚自修的学生仍然在校,影响了学生学习,家长也有意见。
重庆七中有多个标准运动场,体艺卫处主任孟胜说:“学校体育设施曾在暑假开放过,但因为外地学校发生过安全事故,这几年学校关闭了大门。”
推荐专题:特别报道:《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周年
推荐阅读:北京中小学对外开放体育设施最高可获奖500万
推荐阅读:假期学校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
推荐阅读:昔日神童成高僧 反思中国家长抹不去的天才情结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推荐阅读: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采访中,多位拥有高级体育场地的中小学校负责人均对开放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学校场地首先应满足学生需求,不能影响教学,一般来说,只要有学生在校,体育设施是不宜对外开放的。虽然从全民健身角度来说,开放学校活动场地能充分利用资源,但学校操场一般与教学区相连,对社会开放后,将给学生安全、学校管理带来难题。
“开放一般是在学生放学后的傍晚、大周末、节假日,这些时间谁来管理场地?”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姜继为表示,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是个大趋势,但的确面临一定困难,在管理、组织尤其是人员上有比较大的缺口。他说:“尽管我们教职工愿意来做这个工作,但时间久了,也存在劳动报酬上的困惑。实行绩效工资以后,老师拿的每一分钱都在财政上‘有说法’,学校不能以其它理由给老师发钱。再说,学校也没有这样一笔钱。”
目前,体育场馆、器材维护由学校自行负责,一旦向社会开放,设施设备损耗、管理投入大大增加,会加重学校经费负担,就算对外收费,收费标准如何确定同样是个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小学负责人对学校开放体育场所,最为担心的是安全、管理、经费三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