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配合质量工程建设,提高专业教育水平
(1)积极参与质量工程建设
积极参与质量工程建设,高质量地完成了教育部安排的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各类优秀教材、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实验师范中心等评审和推荐工作。
例如,委员们积极参与了国家精品课程的评选工作。自2008-2010年,连续3年评选并向国家推荐精品课程。2008年共接收申请13门课程,向国家推荐5门课程(含教育部-Intel精品建设课程2门),其中入选国家精品课程4门;2009年共接收申请9门课程,向国家推荐4门课程(含教育部-Intel精品建设课程1门),其中入选国家精品课程1门;2010年共接收申请22门课程,向国家推荐3门课程,其中入选国家精品课程3门。总入选率达到66.7%,远远超出平均水平,表明推荐过程公平公正、推荐质量高。
此外,还受教育部委托参加“教育部-Intel”、“教育部-微软”、“教育部-IBM”等精品课程的遴选与验收,起到了联系企业、保障质量的作用。
(2)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根据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需要和《规范》精神,为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举办了“全国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软件工程设计开发高级研修班”,并委托北京亚思晟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要求具体承担培训任务。2010年1月25日-2010年2月5日,开办了第一期培训班,到目前为止,已经开了4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选的北京亚思晟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海外归国IT专业技术人士在北京中关村创办成立的留学生企业,是教育部最早批准建立的“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工信部“全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实训基地”。
为了保证质量,本届教指委多次与北京亚思晟商务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研究,明确培训班的各项内容,并设计了关于研修班学员结业时的调查问卷,以便不断提高研修班的办学水平。
培训班设置4门课程,每期上课10天,每天授课6小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实践,旨在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3)教师培训与优质资源的推广
与联络员单位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联络员单位除了支持本委员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外,还积极组织开展了广泛的《规范》与专业教学与改革思想的宣传和相关经验的交流活动,对专业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还结合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精品)教材建设,聘请了大量的知名教授,针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了广泛的教学研讨与教师培训工作。5年来开展此类活动约70次,聘请各类专家200余人次,直接受益教师约7000余人次。
(4)推进优质教材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落实《规范》,除了进行试点之外,还根据《规范》开展了相应的优质教材的建设工作。
很多出版社根据《规范》组织了优秀教材,约200余本教材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促进了我国计算机专业教材的建设。这样一种新的机制也使得《规范》的宣讲和推广应用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