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广泛发挥指导作用
(1)强化使命感
本届教指委特别强调委员们的使命感。大家深深感到,我国的计算机专业是最大的理工科专业,时时牢记该专业有几十万的在校生,其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些骨干成员,发挥了重要的核心带头作用,保证“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2)和谐一致的工作组织
采取的“大会定原则,主任会议定任务,面向实际问题,日常组织实施”,以及“目标驱动,深入研究、广泛讨论,自由争鸣,追求实效” 的有效的工作模式,保证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年来,共召开全体会议5次,主任会议7次,研究小组会议25次,试点工作会议5次。每次会议都准备充分,紧凑高效,富有成果。
(3)努力扩大影响
本届教指委创新性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规范》培训,建立了教指委网站提供信息的共享,努力使研究的成果及时与广大一线教师见面,及时获取相关反馈,使研究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不断得到完善。
(4)组织专家工作组
本届教指委根据工作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了257名热心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教授,成立专家工作组,为保证专家工作组的正常运行,制定了相应的条例。按照区域分成19个小组开展工作,每组都由教指委的委员出任组长,这种组织形式有效地提高了教指委的工作效率并使得工作更加深入广泛。
作为一个志愿者组织,专家工作组构成一个专家网络,实现教指委与办学单位以及一线教师之间更紧密的联系,使教指委的精神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播。同时,在相应地区形成一种凝聚力,结合本地区专业办学的实际情况,开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更好地落实教指委的专业办学基本要求,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
(5)开展专业办学调查研究
虽然委员们本身就来自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对该专业的办学状况有较好的了解,但我们还是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制定专业的发展战略,指导专业办学实践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办学状况的调查研究是充分利用组织起来的专家工作组开展的。既发挥了专家工作组的作用,又提高了调研的质量。为了使调查更具针对性,首先明确了调查的目的,然后根据该目的,精心设计了调查表。该调查表共有如下七方面的3个表格和37个问题,包括基本信息(2个表格)、教学管理(4个问题)、教师的个人提高与发展(3个问题)、教学工作(9个问题)、教学条件(10个问题)、学生状态(1个表格,2个问题)、教学改革(9个问题)。目前,已经完成了调研数据的基本分析。
(6)加强与联络员的合作
本届教指委建立了与联络员单位恰当的合作机制,实施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大家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联络员单位在教指委研究成果出版、经费支持、宣讲活动组织和试点工作等方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联络员单位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动员教学名师和知名专家积极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教材、国家规划教材、省市级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专业办学经验等推广和建设示范工作。
各个联络员单位根据《规范》和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出版教材,为我国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