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乔守怡
(生物科学与工程及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教授)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实力飞跃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可是在整体经济发展中,也明显出现了不足和薄弱之处。其一,在全国GDP总量中,高耗能、高污染、高能源产值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种“三高结构”不利于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其二,在经济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的低附加值产品占有重要地位,制造业生产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造成了经济生态环境不稳定和不平衡。中国要改变以“三高产业”和“低附加值产业”为主要结构的现状,需要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引领工业发展的制造业。中国制造需要中国创造。曾经出现过的出口7亿件衬衣只能换回一架波音飞机的时代不能永远地演绎下去。
发展现代产业的基本原动力就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首先就是人才培养。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均衡。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也过度地趋势社会热点专业,都在热衷于发展管理、经济、金融等教育,使得基础科学人才培养领域逐渐被边缘化,忽视了奠定国家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学科。由于大学专业设置中不理智的趋利性布局,已经使得国家基础科学,特别是基础自然学科出现了招生荒和专业逐渐凋零趋势。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目标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部署,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率先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基础学科领域,每年动态选拔优秀的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新培养方式,营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等,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期望通过该计划,能够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具有学术思想、创新能力的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才。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20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承担了这个人才培养试验计划。
相关内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12年第7期 >>全部教指委通讯
相关专栏>>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相关专栏>>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