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践教学的多元性与阶段性
实践教学有不同的方式与层次。认知实习、基本技能训练、实验技能训练、生产实习、工程能力训练、科研能力训练属于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实践方式,同样,伴随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实践进行的参观、现场学习(教学)、经验交流、资料获取、毕业设计、总结提升,乃至创新也属于实践,或者说属于不同性质、不同方式的实践。显然,实践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其内涵极其丰富,具有多元性。
认知实习是最初级的实习,是一种感性的实习,重在感受工程的环境、氛围,体会工程的实现方式和过程,以参观为主,前期认知实习可以无关于工程理论学习(但会以此前获得的一些理论知识作为认知基础),也较少实际动手操作,重在听和看,是进入一个新的知识(专业)领域的重要方式。
基本技能训练是高于认知实习层次的实践方式,重在动手体验,把握操作的熟练性,无需过多理论知识支撑(部分理论知识可以通过现场教学完成),不涉及完整的理论体系。目的在于体会工程的不同完成手段和已有理论知识的实现过程,体验工程的严谨性、系统性,为继续深入系统学习理论课程和解决工程问题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个人的生活技能。基本技能训练具有通识教育属性。
实验技能训练必须有理论指导,是深入学习、理解已有理论知识的实践方式,也是重现已有工程或科学理论的重要方法,实验需要基本技能作为支撑,并为后续的工程能力、科研能力训练打基础。这有利于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之间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
相关内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12年第3期 >>全部教指委通讯
相关专栏>>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