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实现规模发展之后,下一个30年发展的重点,就是加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步伐,将一个高等教育大国发展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强国。那么,如何实现新的跨越?作者认为,作为“百年大计”的教育,它有着自身的规律,既要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眼光”,还要有扎扎实实、厚积薄发的“工作作风”,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来不得半点虚假。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大对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力度,甚至需要重新认识其中一些问题,通过增加办学中的科学成分,提高办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就几方面的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
1. 研究学科专业建设,推进科学办学
高等教育研究界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非常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对一些关键问题及其共性方面也给出了很好的研究结果。但是,在实际的、直接面对学生的高等教育活动中,经验的成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从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到教学的实施,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国家强调专业建设背靠学科,但在实际的建设中对学科(广义的)的研究是不充分,甚至办学单位对自身的学科状况(狭义的)的研究也是不够的。要想真正在本科专业教育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大力开展对专业和其背靠的学科的研究,推进科学办学。
作者曾经在“加强研究,推进专业教育的科学化进程”(《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9年第2期) 一文中,从科学认识、科学定位、科学规划、科学施教4个方面简单地讨论了关于科学办学的一些问题。实际上,要想推进专业的科学办学,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专业教育,用科学的方法规划和实施专业教育。所以,深入地研究相关问题是必须的,这是专业科学办学的基础。理工科专业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上拥有很好意识、方法和传统,它们可以被很好地用于对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有了在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上的优势,就可以在科学办学的实践上走在前面。而这类研究需要学科专业的专家去完成,其他人很难代劳。
例如,专业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经为其摆脱以几门课程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的经验做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现代高等教育中,要想真正地办好一个专业,首先是要科学认识专业所背靠的学科和专业自身,包括学科的问题空间、基本知识结构、学科方法论,专业的社会需求、专业人才布局,专业与学科的关系、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等。同时,要给出这些内容的科学描述。计算学科的美国同行就在认识计算学科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构建并刻画出计算学科不同分支学科的知识体系、问题空间、知识取向、能力要求等,并以此作为基础,按照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不同分支学科的课程体系。
2. 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专业能力导向的专业教育
教育的三要素是知识、能力、素质,这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却多是沿着小学和中学的做法,进行着以专业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了考一个好的中学、能够上一所“好的”大学,有的老师以把学生训练成“遇到题后不用想就能做”为教学目标,以获得考试和竞赛的高分,而不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大学,一些人仍然把教与学的具体目标定为“期末考试”。我们张扬培养能力,呼唤提高素质,实际上并不是很清楚地知道要培养什么能力、提高哪些素质,导致“功夫”多数还停留在口号上,停留在教育的浅层。
例如,文科类的学生要提高“理工素质”(如数学修养),理工类学生要提高“人文素质”,所以各自要开一些通识教育类的选修课。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做法,有利于改善高等教育“半边人”的问题。但仔细研究会发现,仅这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过于粗放而且不全面。因为作为高等教育,主要还是面向专业的,所以专业素质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忘了专业素质的提高,就很难说办学是成功的。在提高能力方面,描述也是很笼统的,如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提高自学能力等。由于它的“笼统性”,就导致了工作目标的模糊性,从而也就决定了一些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一定的盲目性。再例如,有人认为,培养创新能力就是让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听几次科技讲座,发表几篇科技论文。我们不否认这些活动的作用,但是其受益面是几何?是5%还是10%?即使比例再高些,也很难说是惠及全体合格毕业生吧?何况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究竟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有多少自主或者主动的行为?又有多少不是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或者“完成开发任务”?一些优秀的本科生在校期间的课外科技活动变成重复地给一些单位建网站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要想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放弃“完成科研任务”、“完成科技创新任务”,更要放弃“完成开发任务”这类短期目标,真正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关键是更新教学观念,瞄准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是可以在毕业生身上体现的专业能力,教学计划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是瞄准这些能力培养而设置的,课程是真正成体系的,是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关联的,其中的课程是实现目标的单元,教师和学生要清楚其作用和地位。当然,前提是要研究专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并能够给出较准确的刻画,这样才有利于避免把培养目标写成一些看似“激动人心”,实则意义不大的口号。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言,作者曾经将专业能力归纳成计算思维、算法设计、程序实现、系统把握等四大方面,而且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人才强调不同的能力。课程体系按照这四大专业能力的培养及其强弱不同的要求进行设计,明确体现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等一系列主干课程的作用和地位。教师按照能力培养的需求组织课程内容并实施讲授,这样就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实际上四大专业能力还比较粗放,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最近我们又启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力图把这四大专业能力和美国同行提的11个方面的59种能力点对应起来,并将能力点修改补充为78个,再以量化的形式给出不同类型的学生关于能力点的不同程度的要求,并探讨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落实。
3. 研究学科方法论,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要想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就需要明晰完整的专业教育内容体系。作者曾在十几年前就尝试着将课程中所含的知识作为载体,向学生传授学科中问题求解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希望能多给学生这样一些“把知识忘掉以后还剩下的东西”。起初只是一些朴素的思想,直到1996年,才明确归纳为“知识的载体属性”,并在2000年提出通过研究型教学加以实现。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完整的专业教育内容体系应该是三层:基础是知识,中间是学科方法论,上层是技术和基本工具。有人也许会说,这些大家早就知道。但是,这种“知道”很可能只是“理念性的”。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能够真正给出专业所背靠的学科的方法论的具体内容。如果给不出来,最多也只能说是“理念性的”。因为在这三层内容中,学科方法论的内容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归纳出来的,特别是这些内容的传授,会极大地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素质提高的效率。
目前的研究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背靠的计算学科的方法论包含三部分内容:方法论意义上的12个核心概念、典型的学科方法、学科的三个形态(又称为学科活动的三个过程)。它们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对其进行理解和掌握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掌握了这些内容,并将其灵活地用于教学,就能使课程中枯燥的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就会使那些死的东西活起来,就会使那些抽象的东西实际起来,使那些难懂的东西“亲切起来”,变得被学生乐意接受。这些活的内容也许最易于沉淀为“把知识忘掉以后还剩下的东西”。
4. 加强理论结合实际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由于实践教学的不到位,“学生学了很多理论,但动手能力不强”。作者认为,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学生是否真的学了很多理论,是值得讨论的。如果我们基于不认可那种被大家诟病的课堂教学,作者甚至怀疑部分课程是否真的教了很多理论。为了得到确切的结果,并有效地促进我们的工作,大家不妨作个调查,看看不同的年级、不同类别的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待不同的课程平时有多少人,用了多长时间学习?又有多少人做到了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复习?有多少人找教师答过疑?答过几次?甚至有多少人自觉完成作业?有多少有信心学会课程内容?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些课程的?安排“活动”是否避开了课堂?“上课”与“活动”撞车时选择什么?“活动”是否促进了专业教育和能力培养?同样,从教的方面来看,也应该开展一些调查,看看实际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这些调查应该是全面的,而不是以一点概全面,造成先入为主,人云亦云。
实际上,“教了什么?”这应该算是人们很早关注的目标,“学生学了什么?”这是又一个层面的问题,“学生学会了什么?”又进了一层,“学生会做什么?”则是比较好地反映出现代教育的关注目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真正学会。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高效率地学会。特别是对一些较复杂的内容,更需要花费时间和通过实践实现理解和掌握。
必须充分认识和肯定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以,学会理论实际上是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智慧的脑”,能够站到大师们的肩上去分析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参加实践则是在智慧脑的指导下练就一双灵巧的手,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所以,作者认为,学生必须学会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理性活动。所以,不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而是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不强。基于这一认识,才能更好地体现本科教育“基础和面向未来”的基本属性。包括研究生教育在内,那种忽视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包括忽视理论课程的教与学),单纯强调在工程开发中实现学习和训练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倒退。这种做法造成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干活”,至于对为什么要这样干?干得怎么样?如何干的更好?都不十分关心。对一项实验/试验,甚至很多学生都不知道需要进行实验/试验设计和实验/试验结果的分析,显然这种实验/试验只能是比较盲目地“试”。
5. 准确定位,保证教学的针对性
只有定位准确,才能保证教学的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否则会事倍功半。
按照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就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学说,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从精英教育跨入到大众化阶段。而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跨入到大众化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准确定位,解决目标的趋同性和教学计划的同质化问题。由于认识的渐进性,在这个阶段,各个学校仍然会按照过去的模式去办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这个跨越是在特别短的时期内完成的,所以相应的问题来得特别快,也显得特别突出,学校之间培养目标的趋同性和教学计划的同质化在所难免。这种趋同性及其导致的专业办学的盲目性实际上导致了培养目标,甚至基本办学目标的缺失,从而也就决定了无目标的行动和瞄准错误目标的行动。作者曾经做了个实验:将一个典型的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关于“计算机”的名称换成其他专业的名称,这个培养目标就变成了相应专业流行的培养目标。这种目标的趋同性和教学计划的同质化,加上教育的不适应性,就造成了教育效率的低下。实际上,每个个体,无论是人还是单位,都有自己的擅长和优势,高等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应该在于利用教育者的“长”,发掘被教育者的“长”,引导教、学双方理性地避开自己的“短”,使他们的优势能够比较充分的发挥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扬长教育。而不是相互攀比,将精力用于效率极低的“补短”。
正确明了的培养目标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实际上,按照上面提到的完整的专业教育内容体系的三个层次来看,知识是载体,不同的专业的巨大差异需要不同的载体;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方向,也会因培养目标差异的大小决定所选知识载体的差异的大小,意在提高这些载体的“载货”有效性;即使知识载体相同,也可以通过强调不同的学科形态,“装载”不同的内容,体现不同的教学要求。近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会委会就在先前推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的基础上,针对科学、工程、应用三种不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研究“7+1”门公共核心课程的不同教学实施方案,并在这个过程中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再认识。
当然,大家所说的社会精英不会因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不存在。所以,精英教育仍然是大众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要有自己的定位。就高等教育的整体来说,大众化教育否定了整个高等教育面向精英的做法,但并没有否定一个具体的教学单位实施精英教育,精英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大众化教育中目标的一类。所以,我们在说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跨入大众化阶段时,是指各类高等学校不能不加区别地都去沿袭原有的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而承担精英教育的高等学校也不能失去自己的方向。总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普及化中,面向精英的教育依然是存在的,而且是重要的。
6. 研究专业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作为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教育自身就有着极高的复杂度,更何况其中涉及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面向不同的社会需求和不同的受教育者。就本科教育的主要形式和途径——课程而言,更是各具特点,对象各有不同。我们至少需要针对这么多的不同开展积极研究,发现其规律,并依照规律去实施教育。经验可以推广应用,但不能照搬,否则,就不用办这么多大学、安排这么多老师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否则也不会强调要在本科教学中压缩学时,以给学生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类型的专业总的参考学时是多少才合适,要受到甚至包括社会因素在内的很多方面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但是,我们往往又忘了要依据专业和课程教学的规律去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适应性。
前几年较为突出的是板书与PPT之间的“PK”。由于对评价标准理解的不到位,在很多人看来,PPT是优于板书的。好像用了PPT,教师哪怕是坐在计算机前“讲”(一些人肯定是“念”),学生甚至看不见老师的头(更不要说看清教师的表情,感受教师的形体语言了),也会觉得使用了先进技术,所以“评分”会高于板书。实际上,PPT在拥有优势的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劣势。大家这几年虽然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一些人的坏习惯却养成了,“书本搬家”的现象仍然不是罕见的。在PPT出现前,很少有教师坐着讲课,特别是在理工专业,几乎见不到(作者从小学一直到读完研究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没有听过坐着讲的课)。然而现在,我们不妨到教学楼里走走,“坐授”的课堂绝不会罕见。美国心理学家阿贝尔?梅拉别思有一个研究结果值得重视:信息的总效果=文字(27%)+音调(38%)+面部表情(35%)。可见课堂的授课是需要表情、音调和形体语言的,这也就是大家为什么在评价一堂课的授课水平时会密切地关注到教师是否“有激情”。即便是做报告或者演讲,重要的、为听众欢迎的、津津乐道的、经久乐道的,恐怕没有坐着讲的,并且都是很有激情的!
这里并不是说PPT就肯定比板书差,而说的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扬长避短,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例如,程序是计算学科中表达计算的最基本方式,它具有非物理特性,这种非物理特性决定了计算学科的基础分支学科抽象第一的基本教育原理,进而使得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相关专业人才的关键和难点。同时,程序的这种非物理特性又使得很多东西很难理解。PPT的利用,实现了一些原来看不到的东西的可视化,很好的促进了人们对抽象的逻辑性很强的东西的理解。但是,这种可视化又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学生丧失了一些获得“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训练的强度和机会。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在使用PPT上,既要解决如何把“非物理的”内容可视化的问题,还有使用分寸的把握问题。这就像我们讲课,既要注意讲到位,又要注意给学生留出恰当的问题思考空间。另外,有些课程适应用PPT,有的课程不适应用PPT,甚至对同一门课程,教学目标不同时,也会分出适应用PPT和不适应用PPT来。我们应该注意到,复杂因素影响下的PPT教学,会使很多传统的教学优势的传承受到影响。例如,能够脱稿讲授这个讲课基本功很可能会被一些人遗忘!所以,需要下力气将PPT对教学的负面影响限制到最小的范围内。
教学手段和方法应该是有机结合的,这样才能把课堂变活。例如,研究型教学,既能用于实践教学,更能用于理论课堂教学,配合适当的手段,致力于将课堂变成一个师生共同探索,以将“未知”变成“已知”的场所。在这里,当教师要给出结论时,学生的心中也许已经有所“萌动”,而当你给出结论时,学生也许会“兴奋地”感到这正是他要说的话。那时,就不愁师生的互动(内心思维的联动是互动的高级形式)、不愁“到课率”、不愁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了。
7. 加强教材建设,提高教材的教学适应性
广义地讲,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内外使用的各种有利于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教学材料;狭义地讲,教材就是教科书,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上课用书,本文称之为主教材。
近年来,在教育部的推动下,教材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学校、出版社,到省市、再到国家,大家都关心教材出版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教材建设。其中,省市级精品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更是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加强教材的教学实用性,提高教材的建设效益,是提高教材建设质量的关键。本文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配套建设不够。目前,主教材虽然品种“丰富多彩”,数量巨大,但除了主教材外,其他广义理解的教材还有很多缺口,特别是针对“主教材”建设所进行的配套建设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秀主教材作用的发挥。前些年,一些出版社提出建设立体化教材,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为作者们的习惯等原因,还需要下大力气推进。
第二是主教材建设中关注针对性和特色不够。一门课程往往有很多种教材,但这些教材内容大同小异,特色并不明显。这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建设中对“量”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质”的重视;二是因为精英化教育在教材建设上的体现——大家还没有考虑到,或者是还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考虑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所用教材的差异,不少教材只能算作是对已有教材的简单重组和裁减,甚至重复。
第三是关注教材的教学适应性不够。主要体现在以强调知识的全面性为主。现在的教材编写,总希望包罗万象,陈旧的内容也不舍得删除,新的进展和相关的内容都要放进去,好像只有这样,教材才是“先进”的。因此,造成有的课程只能讲授教材内容的2/3,甚至1/2,更不要说补充内容,这从一定的角度影响了一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甚至养成坏习惯。实际上,教材既然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就应该以满足课程的教学需要为目标。不同类型课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所以教材应该不同。即使基本知识一样,讲授所强调的方面也会不一样,所以教材的内容选择和叙述也应该不一样。简单地追求全、新并不能建成好的教材。教材为教学服务,应该反映教学的特点,应该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编著,而不是(几个人一起)凑材料。教育是百年大计,教材中应该主要是沉淀的东西,而不是过眼烟云。什么是沉淀的东西,什么会是过眼烟云?教材的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特别是现在追求的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材内容组织上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第四是教材的不断更新和丰富。优秀的教材既需要体现作者多年教学的积累,更需要出版后的不断更新和丰富。这既能保证教材的生命力,还能不断提高教材的质量。在这一方面,一些基础课的教材相对好一些。由于专业更新、作者关注点的转换、作者对再版的重视不够等问题,造成专业教材能够一版一版地不断更新的比例不高。只有一版一版地不断更新,才能精雕细刻出经典的教材来。
虽然目前有一些有效的政策鼓励优秀教材的建设,但是,要想进一步推进精品教材建设,特别是促进经典教材的形成,还需要给予更多的引导、鼓励和支持。
8.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教学基础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基石。记得当年毕业时,人们有一种普遍的说法,就是优秀的学生才有可能留校当老师。这也难怪: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虽然不能说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教出一流的人才,但可以说,只有真正知道如何培养一流人才,才能更有效地培养一流人才。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当好一名教师,甚至讲好一门课,是很不容易的,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试想一下,一个学校、一个专业里,能有几个教师的课可以让大多数学生竖大拇指?原因在于教学有着自己的规律,有许多深层的内容,要研究,要修炼!所以,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并不一定能管好一所学校;一个学校的校长并不一定能管好一个企业。姑且不论“肚子里有货,就是倒不出来”的说法是否有道理,但是能教好大学的未必能教好中学,能教好中学的未必能教好小学却是事实。所以,研究员并不一定能当好教授,高校的教师还应该下工夫夯实教学基础,以保证有足够的能力承担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而教学基础除了学术基础,还有教育思想、方法、内容组织,还有“工夫”。
现在每当议论起教学来,总有人会说,老教师在教学上“如何如何”,年轻教师在教学上“如何如何”。我们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这些“如何如何”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否在通过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反思一些现象:学校因有学生而存在,教授因有学校要培养学生而有相应的岗位。虽然教育部以文件的形式做了规定,但是,还是有教授可以不上课,更可以不给本科生上课。在高校中,一些“全职”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可以当教授,而以教学“为主”的人当教授却很难。虽然现在的青年教师缺少当助教的经历,但我们提出年轻教师要先过“科研”关,而且还要以研究员的标准去评价教授,谁还能够用心(不是潜心)于教学?况且当一个人饱尝了“科研”的“甜头”和教学的“苦头”后,谁还愿意再去承担一门本科生的基础课程或者核心课程?所以,课堂教学就出现了一种现象:教师开头讲一两次,后面都有研究生代劳。这样一来,就更难再用心研究教学了。凡此种种,都说明我们需要在政策引导上下一些功夫,通过引导,使我们的教师真正能将恰当的精力投入到育人上,否则,即使强扭了瓜,也不会甜,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就很难落实。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就要鼓励教师研究教学,理性教学。目前,包括所谓以教学为主的教师,真正能够对课程教学研究的人并不多,这和把教学当成可有可无的软指标是分不开的。在一些人心目中,好像教育教学不需要研究,谁站到讲台上都能讲好课,谁都能够获得良好以上的评分。虽然周远清同志曾经明确地指出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但是,很少有学校真正将其放在和“科学研究”同等的地位。所以,不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并没能被当成“研究”在做,形成一种非良性的循环。作者这么说并不是要求每个教师都去对教学进行多么全面深入的研究,而是希望教师能对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及其相关的教学进行适当的研究,教学管理者要进行和管理内容相关的研究,甚至把相应的工作当成研究来做。例如,要研究一门具体课程如何不孤立,它是课程体系中的什么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这门课程的讲授组织,怎样看它的前后左右,怎样才能发挥它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教师还要真正了解整个课程体系(课程拓扑图可以实现该体系的可视化),我们对专业公共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也是希望在这方面有一个支撑和带动作用。
优秀的师资队伍,决不可以建立在对外界依赖的假设上。现在强调教育改革开放,强调与实践的结合,我们希望能够直接吸收来自各方的营养,鼓励以专职和兼职的方式让高水平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丰富教师队伍的成分。但是不能忽略的是,教育和研究开发具有不同特点,“补充”不能变成“补台”,更不能用来作为标榜先进和改革。另一类的兼职也是值得关注的:有的学校,自身教师严重不足,包括主干课程在内的很多课程都需要外聘兼职教师承担,虽然这些受聘者可能是另一所学校的教师(含退休教师),但他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所承担的课程对总的教育目标的支撑也并不一定清楚,对学生也并不一定了解,更不要说“建设课程”了。有的被临时聘来的教师,把一门课的讲授集中安排在1~2周内完成,每天讲4节课,做4节课的“实验”和作业,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教师队伍建设中还有一点被广泛忽略,那就是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主持者。制定一个教学计划,实际上需要进行非常深入全面的研究。例如,仅就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这个具体问题而言,就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更不要说按照清晰的目标去安排课程和教学环境了,很多可能是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本人虽然提出培养目标要明确、忌笼统,要合理、忌盲目,要恰当、忌贪高,要有效、忌过低,要一致、忌矛盾,要实现、忌口号(详见《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期),但要真正做到,也是很难的。要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对学科、专业、社会需求、学校、教师、在校生、毕业生等的过去、现在、未来进行一定的调查和研究。由此也可以看到,要想搞好教学管理,也要把其当成研究去做。
以上简要讨论了八个方面的问题,纯属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相关的问题肯定还很多。总之我认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专业自身需要深入地研究问题,即使作为一个专业教师,也不能把课程教学简单地看成“教书”,而是要把其作为一项长期的、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实践开展的研究。这些研究虽然“理论”上不一定有什么创新结果,但其直接的实用性和效益是容易获得的。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该在这类研究和重新认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这些研究要想更好地结合专业办学的实际,还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讲、讨论会等使研究成果直接与广大的专业教师见面,到实践中去检验,去丰富,去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