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
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贸易全球化的进展,食品安全已变得没有国界,世界某一地区的食品问题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给人身健康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换,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食品质量和安全专门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也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但是,从国内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总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目前被分散于理、工、农、医等不同院校,且各校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不同,培养计划千差万别,相关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水平和条件参差不齐,没有任何一所院校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建议组建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并积极开展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专业评估标准等制定工作,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早日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建设与改革。案由具体分析如下: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现状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强、跨多学科门类、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它涉及化学工程、生物学、食品科学、现代分析科学、管理学、农学、病理与生理学、预防医学、环境科学、动物科学、标准化与法律法规等领域。
1.专业建设与发展概况
2001年,教育部批准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编外目录专业率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
2002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正式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高校本科专业,并批准中国农业大学等16所高等学校开办此专业。
截止到2005年,教育部批准设立及备案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等学校共67所(如图1所示):
图1 67所设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高校类型分布情况
国内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分布区域如图2所示,分布特点是:在食品工业较发达、粮食和农牧产品产量较大以及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开办该专业的数量相对较多。
图2 国内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分布区域
2.国内外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
(1)在国外高校中,没有设置专门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而是将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学科分散于毒理学、食品科学、化学分析、流行病学、农艺学、环境与人类营养学、食品法典等学科领域内。
在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健全,食品质量与安全已经成为生产者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政府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与我国不同,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也与我国有很大差别。在国外高校中,学生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选修相关课程,一些具有相关领域知识和经验的专家,联合起来形成一种类似学术沙龙的组织,承担该领域的教育与科学研究任务。学校还面向在校及已毕业学生举办暑期班、短期课程班等,开设良好操作规范(GMP)、操作程序卫生标准(SSOP)、危害分析关键点控制(HACCP)等食品安全管理训练课程。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就是将检验、检测等技术性课程分化到不同的专业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能力。
(2)在国内高校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主干课程汇集在一起竟达35门之多,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差别很大。
据报道,2002年底在西安召开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研讨会上,各相关高校提出各自的主干课程汇集在一起竟达35门之多。例如,理工类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主干课程一般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安全与检测、食品质量管理、食品营养生理学、食品毒理学、仪器分析。仅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上调整了食品营养学、毒理学、食品标准与法规等内容。
(3)在国内高校中多把食品产品的目标检验和控制作为重点,没有充分认识和突出食品安全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差别很大,与国家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在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需求这个大背景下,众多不同类别的院校都在办该专业的情况下,如何扬长避短,利用各自的自身优势,创造条件,培养具有院校特色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认真思考、亟待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