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8年第7期 > 质量工程
以“质量工程”为抓手 不断提高北京高等教育质量
2008-07-0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字体大小:

  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全面提高北京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质量工程"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优化结构,内涵发展;突出特色,注重创新;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原则,以推动北京高等学校与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推动中央高校与北京市属高校的紧密结合、推动北京高校与国际知名大学的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推动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紧密结合为目的,不断提高北京高等教育质量。

  “质量工程”实施一年来,在市教委有力的组织和指导下,北京各高校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首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专业建设及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

  市教委不断推动市属市管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新专业的审批坚持与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原则,优先发展信息、生命科学、新材料、新医药等高新技术类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专业,通过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首都高校学科专业体系。尤其是本科专业,经过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拓宽了人才培养口径,强调了厚基础、交叉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对改善人才知识结构、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目前,北京普通高校学科专业覆盖面广、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科水平高的优势继续得到巩固。60所本科高等学校共有本科专业布点1 690个(其中市属市管高校本科专业布点549个),学科专业设置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11个学科门类,下设二级门类72个,专业461种,其中目录外专业168个,少数试点专业31个,引导性专业8个;23所高等职业院校设有专业布点417个,涵盖了19个大类,56类专业;各类成人教育专业布点224个。

  二、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强,高校的办学、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为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北京市继续增加教学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了高校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文献资源、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等项目。2007年,审定24个北京市属高校的教学相关项目547个,涉及经费7.58亿元;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教学名师奖、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等"质量工程"重大项目资助达4 000多万元,各项目均取得显著成果,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经费保障。

  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深入,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1.开展教学名师奖评选,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评选教学名师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的保证,可以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不断取得高水平的教学改革成果,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7年北京市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教学名师奖评选,共表彰了54所高校的100名长期在第一线从事教学的市级教学名师,其中有9所高校的13名教师同时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同时设立教学名师建设项目,给每位市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资助5万元,支持他们开展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使其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在教学第一线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新的贡献。截止到2007年,北京市共表彰奖励了300名市级教学名师奖,其中有48名教师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2.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2007年,北京市开展了评选表彰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的工作。研究制定了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发布了《市教委关于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原则意见》,明确了建设目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实施办法等。2007年,共评选出市级优秀教学团队80个,同时有15个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教委向每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资助30万元,支持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3.建设精品课程,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是学科的载体,是知识传授的重要渠道,建设精品课程有助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开展。2007年共评审建设了150门市级精品课程和9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年来,北京市共建设和评审了613门市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程数达到289门,占全国总数的16%。此外,进一步完善了精品课程资源网的日常维护和更新,开展了国家级和市级精品课程上网情况的检查,保证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4.建设精品教材,深化教学改革

  高水平的教材建设是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推动力。2007年北京市有77所高等学校参加了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的申报,共申报1 531项,申报数量较以前任何一次都多,申报选题较以前更为宽泛,参加学校覆盖面广,不仅部属、重点院校,市属市管校及一般本科院校的申报项目也有很大的增加,学校和教师投身教材建设的积极性很高,有利于实现分层次培养的目标。最终共有582项列入2007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截止到2007年,共有1 398项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得到市教委的专项经费资助。

  5.持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立项,推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从2005年开始,我市重新启动了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工作,3年间,每年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引导高等学校的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认真研究并实践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07年,市教委批准143个项目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资助项目,14个项目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资助重点项目,96个项目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自筹项目。截止到2007年,共有784项(其中专项资助420项)获新一轮市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

  6.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2007年7月,组织11个评审组70名专家对44所高校71个实验中心进行了评审,共评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2个,并推荐18个实验中心参加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最终有13个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截止到2007年,共建设99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有25个实验中心荣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7.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2007年,组织了"我心中的奥运"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广告设计大赛等4项大学生科技竞赛,这些竞赛活动深受各高校和大学生的欢迎,近年来,参赛人数逐年增多,受益面不断扩大,2007年共有14 000余名大学生参与。北京赛区组织工作获得两次优秀组织工作奖。

  8. 推进高职教育,培养技能人才

  加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2007年,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公布了首批北京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4个,评审落实了2007《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向教育部推荐5项,已批准4项,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共有13个实训基地获中央财政奖励支持。

  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2007年,我委聘请专家组对各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专业的社会需求、教学改革工作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论证,确定17所院校的49个专业为北京市级高职示范性专业建设项目;10所院校的10个专业为市级高职示范性专业预建设项目。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与"双证书"教育。截止2007年,企业参与北京高等职业教育的程度逐渐加深,已经全面参与到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实习就业、"双证书"教育等各个教学环节。产学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正成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新形式。

  9. 建立北京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推进优质资源共享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2007年北京市重新组建了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加强了对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组织领导。同时,以正式启动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为契机,加大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完善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建设,大力推进全市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和整体化建设,推动北京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四、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

  高校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的必要而有效的手段。近年来,根据国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市教委持续开展并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和高等教育质量年报制度。

  1.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007年,总计有22所北京高校(部委属院校17所,市属市管院校5所)参加了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北京市教委加强对市属高校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5所高校参加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指导,组织专家开展了咨询性预评估。同时,组织专家对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的评估整改工作进行检查,促进高校加强教学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北京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以保证和提高。

  2.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及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状况评估

  至2007年,已经对北京地区17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评估。评估工作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教学条件建设,学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促进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从2005年起,对北京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状况进行评估,在评估中开创了新的工作模式,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估机制,为研究政府部门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至2007年,83所民办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函授机构及少量全日制非学历教育机构已经开展了两轮评估及复评。评估工作提高了北京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诚信办学的意识,促进了北京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3.编辑出版《北京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和《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报告》

  自2001年以来,每年编辑、印刷、发行《北京高等学校质量报告》,2007年编印了《2006年北京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对北京市的普通本科高校、高职学院、独立设置成人高校的办学状况及北京高等教育的各种信息与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此外还编纂了《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7年度)》,全面反映2006年北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并系统回顾了"十五"期间北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4.继续发挥教学管理研究会的重要作用,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提供学术支持

  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北京地区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促进本地区各高校教学工作的交流、研究与合作,2005年,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和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共同发起成立北京市属市管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作为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就高校教学工作进行交流、研究、合作的群众性学术团体。2007年8月召开了第三次全体会议,对质量工程、高校新专业设置等重要议题进行了研究,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2007年是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的第一年,对于北京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北京高等教育在以往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以教育部1号、2号文件精神为指南,继续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的理念,加大教学投入、优化教育结构、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为满足首都特殊的城市功能定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北京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北京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学习型城市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为今后北京市"质量工程"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进展综述
·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 河海大学召开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研讨会
· 大学校长热议质量工程:提高质量注重内涵建设
· 云南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和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平台”介绍
· 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出炉 我国本科教育“体量”世界最大
· 杜占元:大力推进 协同创新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 教育部简报:清华大学创新发展模式
·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高校怎样提教育质量?
· 刘延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