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4月23日至24日在武汉召开,会议由武汉工程大学承办。出席本次会议的正式代表23人,列席代表3人。梁逸曾委员、元英进委员、贺浪冲委员和周智明委员分别派代表出席了会议。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王存文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武汉工程大学校党委书记吴元欣先生致辞。
主任委员沈永嘉教授主持了分教指委会议。会议交流了本分教指委分组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泰山医学院和宁波理工学院等不同类型、不同办学背景的制药工程专业点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和调研的情况。在考察评估和调研中,发现这3所不同类型学校所办的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都有待加强。考察评估和调研的结果表明本分委会研制起草的《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评估体系(2008征求意见稿)》和《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指导性规范(2008征求意见稿)》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与会代表对本分委会在《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评估体系(2008征求意见稿)》和《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指导性规范(2008征求意见稿)》基础上修改和完善形成的《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评估体系(2009征求意见稿)》和《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指导性规范(2009征求意见稿)》再次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修改。会议决定提交2009全国制药工程教学研讨会进行讨论,进一步征求意见。
会议讨论了于2009年4月25 在武汉工程大学召开的全国制药工程教学研讨会的日程和会议主要议题。会议决定由虞心红教授、姚善泾教授和徐文方教授代表教指委分别就高等学校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规范起草说明、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评估体系,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泰山医学院和宁波理工学院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考察评估情况,向全国制药工程教学研讨会做大会主题报告。会议决定在全国制药工程教学研讨会进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交流和讨论。
会议决定在大会后根据与会代表的讨论意见,于2009年6月初再组织一个核心会议,对上述《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指导性规范(2009征求意见稿)》再次进行修改。专业规范核心会议初步定在6月初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召开。
会议决定本分委员会第6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5月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会议拟由河北科技大学承办。
另外,本次会议还讨论了本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事项。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经过无记名投票,合肥工业大学姚日升教授领衔的"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和南京中医药大学蔡宝昌教授领衔的"中药炮制工程学"课程分获第一和第二名。会议决定这2门课程参加本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的评选。
主任委员沈永嘉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
(虞心红)
返回页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第三次主任会议在杭州召开
2009年4月17日,2006-2010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三次主任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就专业规范试点、专业未来发展等6个方面的工作和问题开展了深入讨论。会议由李晓明主任主持,参加会议的有陈道蓄、王志英、傅育熙、杨波、马殿富、蒋宗礼。
1. 计算机专业在长期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前几年出现了一些"回落"的现象,由于社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是硬性的,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后,目前又重新回到发展的轨道上。例如,在美国,选择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数在2006年降到历史最低,2007年与2006年持平,在金融风暴带来"萧条"的2008年则"逆势"上涨高达10%,已经开始"回暖"。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专业所依托的计算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要通过与各类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进一步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推进专业教育的改革,加快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步伐。
2. 在2009年下半年将以适当的形式召开业界交流会,会议的主题拟定为"未来10年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及其培养"。通过这次会议,集中了解企业等用人单位未来5年、10年的需求(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发展战略的角度)、对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专业能力的要求等,研究计算机专业建设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同时,让企业等用人单位了解教育部和学校这些年所做的努力。通过研讨和沟通,对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共同探讨在实现高质量学生的培养中,学校和企业如何分工、如何合作。
3. 参照专业规范办学的试点工作已经启动1年,在各个项目组的努力下,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14个试点学校情况各有不同,其中大部分还得到了学校和所在省市的支持。会议对这项工作的基本认识是:这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以实践为载体的研究工作,不仅有许多理性的问题要思考,而且这种思考必须通过办学实践活动来锤炼。例如,如何实现学生的分类培养?如何有效利用特定学校的环境和已有的基础开展实践活动?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试点目的,各有什么特点、难度有多大?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比较顺利地参照规范进行办学?哪些条件下会有更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是否能够被克服?如何克服?在试点的具体做法上,采用的方法要灵活一些,可以在某些方面寻求突破。各个项目组近期应召开一次研讨会,交流经验和做法,以互相启发,重点研究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在未来的两年中,还需要通过项目组和责任专家,进一步加强与试点学校的交流和研究。参加试点的专业要积极争取试点单位领导的支持。根据进展情况,进一步认识,瞄准确定的目标,边研究,边推进。每个项目组要有重点,解决一两个方面的问题。在技术操作上,也要灵活。例如,可以不追求教学计划的全面修改,而是将精力放在专业课上,尽量避免与学校的有关规定相冲突。
4. 面对598所本科院校的847的专业点、在校生近50万、师资水平和优质教学资源等亟需加快建设速度等现实,除了继续开展有效的优质资源推广,宣传专业教学改革思想外,要进一步加强与教学一线教师的联系和沟通。为此,决定成立2006-20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专家工作组,从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中组织一批志愿者,在本届委员会工作期间开展工作,构建一个网络,实现委员会与办学单位以及一线教师之间更紧密的联系。为保证专家工作组的正常运行,要制定相应的条例,同时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适当的调研等活动。
5. 会议认为,前一段的认证工作表明,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对推进专业办学的改革很有意义,将以报告的形式,向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建议,探讨是否有可能以某种形式扩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被认证学校的数量,本委员会将继续积极参与这项工作。
6. 会议还研究了2009年的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安排;决定通过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开展发展战略、专业规范、专业认证、核心课程、实践体系、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宣讲工作,并以发展战略的宣讲为试点。会议还听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8门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力培养两个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的汇报。
(蒋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