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吉林大学以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通过搭建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两个平台”;切实做好“学科综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放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吉林大学将师资建设作为本科教学管理的核心工作,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了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学校积极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结合“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任务,提出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教师素质提高与能力培养以及高层次人才与智力引进”三个方面的队伍建设内容,确立了建设一支学风扎实、基础雄厚、锐意创新的师资队伍的总体建设目标。学校通过五个方面的工作建设起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即坚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坚持以学科学术梯队建设为主线,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和汇聚了一大批各层次专家学者,形成高层次优秀人才群体和高水平创新教学团队。坚持建立校际优秀人才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招才引智”,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整合教师资源,优化队伍结构,做好团队建设工作。学校还设立“教学名师奖”和“教学示范教师奖”等教学奖励制度,对长期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给予奖励。
二、搭建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两个平台”
一是加强专业平台建设,构建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按照“三层次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配套建设了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和化学6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建设了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一批本科专业。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创办了医事法学、信用管理、汽车服务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实施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建设6个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1个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着力推进本科专业认证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护理学院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认证首家试点单位,学校将在工学、医学、理学等学科领域开展专业认证标准化建设,分步实现更多本科专业进入国家本科专业认证体系。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吉林大学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本科培养方案过程中,学校严格要求实践教学学时不得低于总学时的25%;重视课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设置课外学分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精心设计和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现已形成了以实验、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计划以及各种学科竞赛为主线的系统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为保证实践教学条件,学校每年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维修、环境改造和设施更新添置;以量大面广的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平台和基础课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建立了物理、化学、机械、电工电子等11个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心,大大改善了全校的实验教学环境。
三、做好“学科综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放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三篇文章
一是推进学科综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吉林大学充分发挥学校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低年级基础教育、通识教育按学科大类集中培养,高年级按专业及方向分流培养的教育模式,逐步探索按学科大类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机制。2009年,学校以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为契机,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构建新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品位和课程层次。在完善文科试验班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同时,进一步扩大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加大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贯通培养和联动改革力度,制定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政策措施。逐步扩大在校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给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修读辅修专业和第二学科学士学位的条件。
二是推进开放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吉林大学秉承开放办学的思想,按照多元化精英教育的理念,逐步扩大在校生的第二校园经历,先后与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13所高校签署了本科生合作培养协议。随着合作学校的不断增加,“交流生”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参与交流学习的学生都表示,在其他高校的学习不仅使自己感受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分享了学校的优势教学资源,更提高了自己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学校同时推进本科教学国际化进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间合作办学,加大选派优秀学生出国深造或短期学习的机会。
三是推进研究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吉林大学始终把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从拓展知识视野,训练操作技能,鼓励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锻炼意志作风,养成职业习惯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从2003年起,学校将“学生科研介入计划”正式命名为“吉林大学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并开始具体实施,在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个性化教育的新机制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探索。作为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计划的实施为学校本科阶段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本科生有机会尽早接受科研训练,也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这项计划的成功是吉林大学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优秀成果,是本科生教学质量提高的标志。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多种创新实践活动,大力支持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竞赛和“挑战杯”等各类竞赛并多次获奖,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