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设置参考体系中课程名称各院校可根据知识单元及知识点的组合命名。
专业教育知识领域的核心课程是与各院校的专业方向特色有关的一组重要的专业课程,该组课程由各院校根据自己的特色自主选择,“科技研究型”与“工程技术型”的侧重应有所不同。见表2。
表2 部分核心课程的学习目标、所含知识点及建议讲授学分参考值
序号 |
知识单元名称 |
学习目标 |
所含知识点 |
学分 |
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人文、社科、外语、计算机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
按教育部规定 |
3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按教育部规定 |
6 |
3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按教育部规定 |
2 |
4 |
形势与政策 |
按教育部规定 |
2 |
5 |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按教育部规定 |
3 |
6 |
军事理论与国防教育 |
按教育部规定 |
1 |
7 |
体育 |
体育知识和身体锻炼 |
4 |
8 |
大学外语 |
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和训练 |
10 |
9 |
高等数学 |
数学基础知识 |
掌握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包括傅里叶级数)、常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 |
11 |
10 |
线性代数 |
矩阵、行列式、方程组 |
建议最低总学分6 |
11 |
概率与数理统计 |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数理统计方法 |
12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复变函数微积分、留数理论及应用 |
13 |
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 |
数理方程基本概念和常用解法、特殊类型的常微分方程解法、解的性质及应用 |
14 |
大学物理 |
大学普通物理学知识 |
力、热、声、光、电等普物知识和相关实验 |
7 |
15 |
大学物理实验 |
2 |
16 17 18 |
近代物理学及实验 |
近代物理学知识 |
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理学) |
12 |
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工学) |
6 |
|
工程图学基础 |
工程用机械技术基础知识 |
工程制图基本要素 |
3 |
19 |
电路基础及实验 |
电工技术基础知识 |
电路基础知识、电路基本定律 |
4 |
20 |
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 |
模拟及数字电子电路知识 |
模拟电子电路及实验、数子电子电路及实验 |
8 |
21 |
信号与系统 |
信息科学类基础知识 |
连续/离散时间系统时域/频域分析、信号的傅氏、拉氏、Z变换 |
3 |
22 |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
计算机工作原理、微机的基本指令系统、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及接口电路、外部设备 |
3 |
23 |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 |
程序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 |
3 |
24 |
工程光学 |
获得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
几何光学(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理想光学系统、光能及其传播计算、典型光学系统、像差概论、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物理光学(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光的衍射、傅里叶光学、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基础) |
6 |
25 |
光电子学 |
谐振腔理论、光放大、激光与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电光效应、声光效应、非线性光学基础、光波导、光调制、光显示 |
4 |
26 |
光电检测技术 |
光度学基础、光源与调制、光电探测器、图像传感器、光电检测原理、典型光电检测系统 |
3 |
27 |
光通信技术 |
光纤光学、单模光纤、光纤制造和成缆、光纤连接和测试、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通信器件、光通信网络 |
3 |
28 |
光电信息综合实验 |
光电信息技术综合实验 |
3 |
核心课程学分总计建议范围 |
105~1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