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11年第3期 > 主任论坛
高校地理教学的中外比较与发展建议
2011-03-04    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 蔡运龙

字体大小:

  一、高校地理教学的国际态势

  1. 地理教学中的关键概念

  正如所有现象都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一样,所有现象也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地理和历史是我们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视角[1]。地理学以人类环境、人地关系和空间联系为核心,发展出一系列重要概念,包括空间、时间、地方(和区域)、尺度、系统、景观、人与自然、全球化、发展、风险[2]。这些概念相互联系,不断发展,大大改变了地理学认识世界的方式,以至于需要从总体上重构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重构地理教育的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

  (1) 环境变化

  作为人类环境的地球表层一直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地貌发育、土壤形成、植被演替、水土流失、气候变化等从来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环境变化已是当代最重要的全球性研究主题,美国生物学家卢伯辰科认为“21 世纪将是环境(科学) 的世纪”[3]。地理学最早指出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4],当代地理学重视全球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在环境变化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并聚焦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

  (2) 人地关系

  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地理学探索的论题,先后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改造论、适应论、协同进化论等人地关系思想[5]。当代人地关系研究注重资源、环境及其变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重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福祉的关系,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对人类物质需求、安全、健康、社会关系、自由权与选择权的影响[6];普遍参与自然资源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社会实践。当代地理学注重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社会体制和政策、历史文化等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3) 空间

  地理学关注各种事物在空间的联系,尤其在空间维度上关注各种事物及其相对位置和相互联系,在空间的框架中对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地理学的“空间”概念包括:经验空间(empirical space,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一切事物的几何位置),流空间(flow space,指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地方空间(place,指具体的地域)。地理学的空间单元有流域、气团、植物群落、土地系统、社区、企业、聚落、城市、区域等,各种地理单元具有不同的空间尺度,并构成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地域系统。地理学聚焦“格局”来进行空间综合,认识空间关系,而要解释格局又离不开时间。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进展为地理学进行空间分析和空间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和新的可能性。

  (4) 时间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地理学重视研究这种变化的过程--即事物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地理学中的时间概念包括“物理时间”和“社会时间”。前者是对事物运动、变化之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精确度量,物理时间的研究依赖时间序列数据及其分析;后者指社会变化过程,其研究依赖用以界定社会变化性质的社会理论。时间也分为不同的尺度,从日变化、季节变化、年变化到多年变化。时间变化的研究涉及变化的状态、变化的驱动力(原因)、变化的机制、变化的后果等方面。地理学特别关注与此有关的“周期”、“发育”、“演化”、“演替”、“平衡”、“循环”、“阈限”、“突变”等概念。时间是推断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地理学在这个维度上重构过去,解释现在,预告未来;在此基础上做出规划,规划就是控制和管理变化。时间研究也离不开空间,“全球化和本土性”就是一个典型的时空概念。传统的时间序列以经验分析为基础来解释格局的变化,但时间变化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当前特别注重对非线性、混沌、复杂性、平衡稳定性等方法在时间变化研究上的重要性。

  (5) 区域和地方

  地理学对空间联系的关注源于世界不同地方的复杂差异性。传统地理学以区域为核心概念就是这种关注的集中表现。地方是资源管理、环境管理、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载体。每一个地方都是唯一的和特殊的(正如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外表和个性),但又具有和与之联系的其他地方相同的共性特征(正如所有人都有共同的生物学属性)。地方差异既是地方之间联系的原因,也是地方之间联系的结果。地方有其客观属性,也存在主观属性(例如乡情、地方认同),了解两者对于认识地方和管理地方都很重要。传统地理学把地方看成组成世界的“马赛克”,当代地理学则更多地把地方看成是空间联系的“切换点”或“节点”。在全球化背景下,跨越空间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了,这使地方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但地理距离依然存在,地方差异(尤其是社会关系和文化上的差异)依然存在,各地卷入全球化的程度不同,对全球化的响应也不同。地理学注重地方特性、地方差异和地方联系,这具有实实在在的认识意义和实践价值。

  (6) 尺度

  尺度是物质运动和社会发展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也是一种将世界加以分类和条理化的思维工具。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具有尺度属性,而且两者相互联系。一般而言,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时间尺度也会增加。不同尺度并非各自独立,而是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嵌套式的结构整体。地理学研究涉及多种尺度。一方面,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某一系统运行的方式和机制,需要缩小研究的尺度;另一方面,为了有整体和宏观的认识和把握,需要扩大研究的尺度。地理学研究需要清楚地界定所关心问题的尺度,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将不同尺度上的研究结果关联起来,以利于既全面又深入地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