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物科学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1.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1)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设计的理论依据
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要设计适当的知识体系为载体来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要强化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使每一个知识模块构成一个适当的训练系统。
(2)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按照顶层设计的方法,理科生物科学本科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大部份及15个知识体系构成。
通识教育内容包括:①人文社会科学,②自然科学,③经济管理,④外语,⑤计算机信息技术,⑥体育,⑦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
专业教育内容包括:①生物学基础,②生物科学专业,③专业实践训练(含综合论文训练)等知识体系。
综合教育内容包括:①思想政治教育,②学术与科技活动,③文艺活动,④体育活动,⑤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
2.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由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组成。一个知识领域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知识单元,一个知识单元又包括若干个知识点。知识单元又分为核心知识单元和选修知识单元。核心知识单元提供的是知识体系的最小集合,是该专业在本科教学中必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单元;选修知识单元是指不在核心知识单元内的那些知识单元。核心知识单元的选择是最基本的共性的教学规范,选修知识单元的选择体现各校的不同特色。
(1)生物科学专业知识体系一览: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大生命活动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类群、特征与代谢活动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特征,生物与环境,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其他有关选修知识:生物信息、生物统计等。
(2)生物科学专业知识体系所含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 。
(3)每个知识领域包含的核心知识单元及应选修的知识单元。
(4)每个知识单元的学习目标、所包含的知识点及其所需的最少讲授时间或实验时间。
3.构建课程体系
知识体系给出了本专业的知识框架,但这些知识要通过课程教学来传授给学生。因此,明确了知识体系之后就要构建相应的课程和课程体系。学校可根据知识体系内容要求和本校的优势与特色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课程可以按知识领域进行设置,也可以由一两个知识领域构成一门课程,还可以从各知识领域中抽取相关的知识单元组成课程,但最后形成的课程体系应覆盖知识体系的知识单元。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和选修课程(部分专业课和其他课程)组成。同时,各高校可选择一些知识单元、反映学科前沿和反映学校特色的知识单元组织到选修课程中。生物科学专业规范推荐的课程体系(含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各课程的最少学时数或实验时间应考虑讲授、网上学习、自学等不同学习形式的差别。
人文社科类课程 必须修满≥30学分
思想品德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10学分
体育课 4学分(体育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军事理论与训练 2学分
外国语 ≥8学分
文化素质类选修课 ≥6学分
自然科学基础课 必须修满≥35学分
数学 ≥8学分
物理学(含实验) ≥8学分
化学 ≥13学分
无机与分析化学(含实验)
有机化学(含实验)
物理化学(含实验)
计算机科学(含上机) ≥6学分
专业相关课程 必须修满≥65学分
专业基础课(必修) ≥36学分
动物生物学和植物生物学(或普通生物学)
动物生物学实验和植物生物学实验(或普通生物学实验)
普通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实验
遗传学
遗传学实验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实验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实验
生态学
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从下列课程中任选修学分≥25学分,选修学分占专业总学分60%)
免疫学及实验
动物生理学及实验
植物生理学及实验
生物统计学
发育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前沿专题
其他选修课等
工程技术基础选修课 ≥4学分
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原理等
生物仪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