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作会议于2011年5月11-1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大学召开。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及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27位委员出席了本次会议,有关出版社的联络员列席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江汉大学副校长桑建平教授主持。江汉大学校长杨卫东讲了话。
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对“物理学类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作进一步修改。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物理系赵光达院士对“研究报告”初稿的结构和撰写思路做了简单的介绍,希望重点对“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物理学科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进行讨论。南京大学金国钧教授、内蒙古大学班士良教授、江汉大学桑建平教授分别介绍了“研究报告”的修改情况。
各位委员还就“研究报告”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意见:(1)对报告的结构和目录及部分措辞提出修改意见。(2)报告中关于“物理学科教育发展的现状”应有数据支撑,包括招生和就业情况,可以选典型城市作为代表数据进行统计。(3)不同层次的学校在未来发展中应有不同的定位,对人才应有不同的培养层次(如精英人才培养或一般人才培养),应从课程设置上有所区别和反映。(4)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结合学校、地方特色,强调自身特色的建设并灵活多样。(5)目前,“免费师范生”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完善。
复旦大学金晓峰教授认为,目前物理学教学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纵向比较,物理学已经不是高等教育的主流学科;(2)社会多元化的变化直接冲击物理作为基础学科的地位;(3)教材的多元化,教材质量参差不齐;(4)教学方法多元化;(5)学生自主学习的努力程度与过去比较或与国际学生比较不尽相同。
委员们一致认为,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关系是紧密衔接的,应关注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的合理性,使“新课标”能够更好地适应本科教育。对此,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物理系阮东教授就中学物理“新课标”的调研情况做了通报,主要包括“新课标”的内容,以及对学生的选修情况、学习感受的问卷调查等。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物理系朱邦芬院士指出,国内教育的缺陷在于过多的传授知识,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主研究。
委员们一致认为,在“研究报告”中应强调物理的基础性,并对物理教育的战略地位进行重点描述。
(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阮东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