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矿床学
“矿床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矿床学的基本概念、各类矿床的主要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它们的经济意义等。
了解和掌握主要矿床类型的矿体形态、规模、产状和物质组成,矿床的形成条件及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类型、含矿建造、成矿系列及矿床模型等;同时,使学生认识研究矿床学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合理地进行找矿、勘探和开发矿产,以满足人类社会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需要。
7.地球化学
通过“地球化学”的理论教学和野外实习,要求学生认识地球化学学科性质、特点及在地学中的地位;掌握自然体系中元素(同位素)的丰度、元素(同位素)结合形式及在自然体系中的运动和演化;自然体系中元素(同位素)“量、质、动”之间的辩证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内容主要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自然体系中元素的分布(量)、自然体系中元素的结合规律(质)、自然体系中元素的迁移(动)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思维方法。
第二部分内容为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通过微量元素、同位素在自然体系中的组成、作用和演化的客观规律来揭示自然作用奥秘的基础理论和工作方法。
8.勘查地球化学
“勘查地球化学”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原生环境及元素的原生分布、次生环境及元素的次生分布的基本概念及其地质、景观等成因条件分析;各种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物测量及其他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条件;地球化学资料处理及各种地球化学异常的解析。通过课程学习能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矿区地球化学测量及其他地质地球化学工作中的应用。
9.环境地球化学
“环境地球化学”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与地球化学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化学物质在地-水-气-生-人环境系统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揭示自然作用和人为活动叠加下区域和全球环境系统的变化规律,为资源开发利用、环境质量控制及人类生存、健康服务。课程着重三方面的内容讲授:
1)人类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
2)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3)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10. 地球化学数据多元统计分析
本课程要求学生分析地质-地球化学变量和数据的基本特征,了解和掌握数据预处理的基本方法和Matlab编程方法,重点掌握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的数学原理、计算方法、Matlab实现和地质-地球化学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使学生掌握多元地质、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和分析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1. 地球化学样品现代仪器分析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化学样品成分分析的方法,重点学习发射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气相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及质谱分析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各种方法的适用元素种类;学生通过地球化学样品的制备、仪器分析的实践操作,了解地球化学样品的特点及对分析技术的要求,常用分析质理评价指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分析数据存在误差的可能原因。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主要手段和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