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6年第7期 > 工作简讯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
2006-07-03    清华大学 刘强

字体大小:

    2006年5月21日,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新一届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共有30位委员参加了会议,教指委主任委员孙家广院士、高教司理工处处长李茂国、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出席了会议,祝贺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成立,并对新一届软件工程教指委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部分委员提出了个人提案,会议围绕本届委员会的总体目标和工作规划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初步形成了近期的工作计划。

    孙家广主任委员传达了3月30—31日在北京召开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周济部长的讲话精神。周济部长指出,“十一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任务。一是必须把高等教育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上来;二是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水平;三是扎实推进高等学校的各项建设,以加强建设增强实力,促进发展。周济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教学工作,必须紧紧抓住高等教育质量这一生命线。周部长期望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努力成为教育部宏观管理教学工作的依靠力量、指导高等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骨干力量、实现高校规范教学管理的推动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引领力量。各位委员要自觉成为致力于教学工作、投身教学改革、加强自身学习、倡导优良学风的带头人。

    李茂国处长代表高教司理工处,感谢各位委员参加软件工程专业教指委的工作,并介绍了高教司理工处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对教指委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希望。

一、关于“十一五”教育事业指导思想。中央提出“十一五”的教育事业指导思想是“素质教育、普及、发展、提高”。要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素质教育是主题,贯穿始终。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加强宏观管理三个方面入手,教指委在改革、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十一五”理工科教处的工作重点

1.“十一五”理工科教育人才培养呈现三个大的趋势。

(1)人才培养多样化趋势。即需要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分类指导,尤其要加强对一般院校的指导工作;

(2)人才培养战略化趋势。理工科教育需要紧密地配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配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调整学科专业体系,改造传统专业;

(3)人才培养国际化趋势。为了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2.为了适应理工科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需要建立三种机制。

(1)教学改革机制。建立一种循环往复的教学改革过程,使教学改革常态化,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第一步开展教学改革实践(包括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和研究),第二步进行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第三步制订专业规范,第四步开展专业改革和建设,第五步专业评估认证,最后又进入新一轮的教学实践。

(2)质量监控机制。要分层次、分类型进行质量监控,实现政府分类指导、学校分类发展、人才分类培养。目前,在学校层面上已经建立了以五年为周期的周期性评估机制,在专业层面已经选择了机械、化工、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四类专业开展专业评估认证试点工作;在课程层面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从国家、省市和学校三个级别探索课程质量保障和课程评价机制。

(3)重点科技领域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拟定重点科技领域目录、设立人才培养基地、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给予专项经费支持等宏观调控措施,促进高等学校主动培养国家所需的紧缺人才、基础研究人才,战略产业人才、艰苦行业人才和国防科技人才。软件人才作为国家急需的紧缺人才,国家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

3.“十一五”理工科教育要重点培养三类人才。

(1)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不同类型的学校都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在具体的培养类型和培养规格上是有差别的。

(2)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大多数高等学校和专业都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也有不同类型之分,比如工程型、技术型等等。在计算机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是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软件人才培养是当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3)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综合化的趋势,许多重大问题都需要交叉与复合型人才来解决,这对交叉与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但是,按照目前的学科专业管理体系,交叉学科的发展比较困难,尤其是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更为困难,所以需要专门进行改革探索。

三、关于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

    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总体上是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中已经做了具体规定。理工科教指委要开展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制订专业规范,制订专业评估认证指标和方案。指导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开展教师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接受教育部的委托评审新设专业和开展专业评估。当前,要重点研究和指导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也好,培养创新能力也好,教学方法是关键之一。也是多年以来改革成效不太明显的一个问题。希望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指导。

(2)内容体系改革。内容体系改革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来说尤其重要和紧迫。希望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快这方面的研究与指导工作。

(3)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教学指导委员会可以多举办一些教师培训班。对于软件工程专业,需要一大批具有软件产业背景和经历的教师来参与建设。但是,如何引进和培养这样的教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也希望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4)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是当前非常薄弱的环节,主要困难是缺乏实习条件。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实习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示范性软件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比较好的解决了实习难的问题。

    李茂国处长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应该加以区别。学术管理工作应该委托给教学指导委员会,希望教学指导委员会能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教司理工处是为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服务的,一定会大力支持教指委的工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介绍了高教社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工作规划。他指出,本着扎根教育、服务教育的指导思想,高教社在未来几年将围绕教育资源研发和集成服务基地的目标开展工作,实现教学内容与组织方式、教材建设组织方式上的变化与突破,在纸质教材建设的同时发展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向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过渡。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教社希望能够做先进教育理念的倡导者、先进教学模式的探索者、先进教学内容的推广者,不断地开拓自身的业务,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刘社长指出,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是首次设立,高教社愿意参与和支持软件工程专业学科的课程建设工作,包括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建设等,为推进我国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孙家广主任委员要求每位委员认真阅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明确教指委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实行教学指导依章办事。他阐述了新一届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6—2010年的总体目标和工作规划。

1.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要求

    国际上,IEEE和ACM将计算(Computing)领域划分成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等五个学科;在国内,2001年教育部和原国家计委联合下文成立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2005年教育部组织编写了软件工程专业规范,现在成立了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显然,软件工程已经成为一门迅速兴起的独立学科,教育部也十分重视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

    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来看,软件人才的需求依然是很迫切的,本届教指委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根据现代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发展和改革软件工程专业教育,而改革的目标和重点在于培养高质量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软件人才。

2.2006—2010年的总体目标

    深入开展软件工程学科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软件工程的学科范畴,形成若干具有竞争力的学科专业方向,扩大软件工程专业的规模和影响,争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立独立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点。

    研究和建立规范的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框架和良好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软件工程专业规范,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在教学体系的建设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大力支持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注重课程的先进性和实践性,争取3 门以上的软件工程类课程进入国家精品课程行列。

    制定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估体系,建立一套规范的、可行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努力提高软件工程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

3.分委员会的工作规划

    分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或两次全体会议,要求每一位委员按时参加会议。一般情况下,各位委员应该亲自参加会议,如果确实有重要事情,需要向秘书长通过电子邮件请假,并选派本单位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围绕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分委员会所有委员将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从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专业规范和质量评估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每个小组由一位副主任委员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和领导小组围绕自己的中心工作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工作计划,同时小组之间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完成五年的总体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分组情况:

小组名称

主要任务

人员情况

(1)

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

重点研究和探讨软件工程的学科范畴、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等方面的问题,明确软件工程学科的范畴和定位,争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立独立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点

组长:陈钟

副组长:姚淑珍、徐宝文

成员:王群、左保河、张大方、陈传波、陈珉、钟绍春

(2)

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研究和完善软件工程的课程体系,着重开展新课程建设和实践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工作,倡导和支持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

组长:侯义斌

副组长:芦苇、骆斌

成员:王志坚、朱志良、张钢、李彤、周激流、黄虎杰、舒坚

(3)

专业规范与质量评估

研究和完善软件工程的专业规范,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开展师资培训和教学研讨工作,建立规范的、系统的、可行的质量评估体系

组长:齐治昌

副组长:周明全、蒋建伟

成员:刘强、古天龙、宋茂强、陈平、陈性元、周荣辉、胡飞、缪淮扣、臧斌宇

2006-2007年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工作计划:

时间

工作内容

(1)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

2006年5-7月

调研和收集国内高等学校开展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相关情况

2006年8月

召开小组会议,分析和讨论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方面比较集中的若干问题

2006年12月

形成软件工程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的研究报告初稿

2007年1-4月

交流、论证和完善上述研究报告,并争取教育部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的支持

(2)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2006年5-7月

调研和收集国内高等学校开展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相关情况

2006年8月

召开小组会议,分析和讨论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提出课程体系指导大纲

2006年12月

提出软件工程教学改革的立项建议与项目指南

2007年1-4月

组织申请和推荐精品课程的申报

(3)专业规范与质量评估

2006年5-7月

在国内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内征求现有规范与质量评估的意见

2006年8月

  • 召开小组会议,分析和讨论软件工程专业规范与质量评估的若干问题
  • 组织一次师资培训工作

2006年12月

修改并形成软件工程专业规范0.5版本,编写质量评估标准指南0.1版本

2007年1-4月

交流、论证和完善专业规范和质量评估标准指南

说明:

     采取分组的工作方式有利于明确责任和分工落实,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分工不分家、分工大协作”,小组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在工作上互相关心和支持,形成一个整体合力。

     为了密切组间的联系和配合,由秘书长刘强与三个小组的在京副组长组成一个秘书组,及时地整理和汇总各个小组的活动,保证组间的信息交流通畅。

    在2006—2007年工作计划中,每一个小组都需要调查和收集国内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情况,建议由秘书组汇总各个小组的要求,并与教育部联系统一开展调查工作。

    每一位委员需要在工作中注重责任心和执行力,责任心就是要对中国的软件工程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做贡献,积极出谋划策和参与活动;执行力就是要努力配合小组负责人,认真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