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6年第6期 > 工作简讯
首届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在武汉召开
2006-06-06    高等教育出版社 龙琳琳

字体大小:

    为了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切实有效地提高机械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倡议,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工程图学会、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有关高校,共同举办了首届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论坛于2006年5月12—14日在武汉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0余所学校的6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等机械学科知名专家,邓宗全、谭建荣、吴鹿鸣、申永胜等机械学科教学专家、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张增顺出席了会议。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机械学科的发展与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论坛围绕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机械类课程所应起的作用和改革方向、高素质机械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机械类精品课程建设、机械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等议题展开了积极的研讨。为了方便交流和研讨,会议设立了机械基础、制图、机械专业与金工三个论坛分会场。

    周远清结合自己长期主管高等教育的工作经历,围绕机械学科如何为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为创建创新型国家服务这一话题,着重论述了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他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需要。

    杨叔子院士在报告中阐述了培养高级工科专门人才的机械工程本科教育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加强面向工程,落实打好基础,务求全面发展。主张要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科学基础与人文基础、一般基础与专业基础贯通精选,打实打够。

    李培根院士从中国现代化进程、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以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需要出发,分析了我国机械工程教育的现状,提出为实现高等机械工程教育的社会职能,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应遵循“人才可通可专、口径可宽可窄”的原则,对机械专业知识体系内容的“边界”要进行再设计,并增加案例教学。

    张增顺总编辑阐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倡议举办大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介绍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展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全程教学服务的情况。张总编在致辞中强调,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教育部的直属单位,作为高教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他提出,高等教育出版社要回报社会、回报教育,要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谭建荣教授,天津大学张策教授,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西南交通大学吴鹿鸣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机械类课程所应起的作用和改革方向。上海交通大学陈关龙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吴昌林教授就高素质机械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做了大会报告。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清华大学申永胜教授,清华大学傅水根教授就机械类精品课程建设、机械类课程实践教学做了大会报告。清华大学童秉枢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翁海珊教授论述了如何加强课程建设来提高教学水平。北京理工大学焦永和教授介绍了国内外工程图学课程的研究对比情况。

    本次论坛是机械学科领域规格较高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论坛为高校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的经验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促进了高校机械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