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7年第3期 > 校长论坛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开放合作,唯实创新——知识社会中的研究型大学
2007-03-07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字体大小:

  一、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

  经验告诉我们,创新与世界一流大学关系密切,创新也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上每年发表的论文约2/3是以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每年被SCI收录的论文作者中近80%来自大学。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中更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在过去的100年里,世界一流大学囊括了差不多3/4的诺贝尔奖,而排名前10位的大学就占了获奖总数的30%。

  我国高校虽然在世界顶级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还不是太多,但我国每年发表的、被SCI收录的论文70%以上出自高校,其中,20所研究型大学就占了其中的50%以上。清华大学1999年以来, SCI文章发表数量年均增长25.86%,比国家整体增长速度高7.21个百分点。大学还承担了7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年来,出自高校的专利申请量约占申请总数的20%以上,专利授权量则占授权总数的25%以上。

  二、体制与人才是形成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关键

  研究显示,创新是一个系统,无论是国家层次,区域层次、还是产业、企业层次上的创新,都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系统,即创新体系。这个体系高效运转的关键在于其科学体制与高水平的人才。

  第一,优化高校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创新能力。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知识在生产、应用、传播等方面的新特征,为高校发挥独特的学科及组织优势提供了巨大机遇。为抓住这一机遇,中国高校要努力建设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架构。一是大学要积极进行学术组织创新,在校内外形成多元、复合、并存、互补的学术组织系统;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保障,形成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的合作机制;四是明确企业今后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发展趋势,认真探索产学研长期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

  第二,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积聚了大批高水平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一个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新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研究型大学集聚了大量高水平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他们通过基础研究提供新知识的来源,通过高级人才培养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再创造,通过知识的商业化流动实现知识的转移。例如,我国高校拥有的研发人员占全国研发人员总数的约17%,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约占全国的17%, 而整个科技活动人员约占全国的12%。

  第三,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拥有大批思想活跃、创造力旺盛的青年学子。数量丰富、结构合理、素质很高的创新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加强研究生教育。这是因为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学校、一个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到2005年,我国已培养134万名硕士、16万名博士。目前,我国设有研究生院的56所研究型大学占全国博士、硕士的70%和55%,他们承担着学校近75%以上的科研项目,已经成为我国科研队伍中最活跃的力量。

  三、服务社会是推进研究型大学创新的重要动力

  第一,满足社会需求是研究型大学创新的不竭源泉。研究型大学为社会服务最重要的是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需求。美国二战期间MIT的辐射试验室和雷达研究、南北战争之后赠地学院注重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传统等即是很好案例。清华大学许多重要科研成果都是适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

  第二,探索服务社会的多种模式,促进研究型大学的创新。研究型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发展出了一系列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服务模式:一是科技园区建设。以清华大学1993年开始建设的科技园为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企业孵化器、技术研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配套服务机构的集群。申报各种专利近千项。入园企业每年为清华大学提供横向科研经费1亿多元。二是与企业合作,广泛建立联合研发机构。自1999年起,依托清华大学科技、人才优势,由企业投资,共同建立的校企“联合研究机构”已经达到80余个,涉及20余个省市。为加强清华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我们专门成立了“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目前加入该组织的国内大型企业达147家,国外企业达34家(其中国际知名企业23家)。通过这一组织,我校与企业仅2005年签订的项目合同就突破1000项,合同额达5.34亿元,比2004年增长2亿元。三是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研究院。十几年来,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等研究型大学类似,先后与北京、深圳、河北、浙江等地政府联合兴建了研究院,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当地新兴产业的发展。四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创新产业发展。由清华大学电子系研制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奠定了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大规模普及的基础。先后获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并由此催生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的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是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具有原始性创新的高科技产品。目前,这一成果不但获科技进步一等奖,而且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海关、铁路等领域的检测,保障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四、开放合作是加强研究型大学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个封闭的系统是不可能获得创新源泉的。知识社会中的研究型大学要力争在前沿科学、先进技术和原创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方面与世界同步,就必须走开放与合作之路。首先,国际(海外)合作研究是加快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清华大学的国际(海外)合作研究可以说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国际合作的一个缩影。到2005年底,清华大学已经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重点与哈佛、麻省理工、剑桥、牛津、东京大学等十多所国际一流大学开展强强合作,并与几十家跨国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十五”期间,清华大学国际与海外科研合作新签项目合同经费达到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第二,海内外联合培养是研究型大学造就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和海外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培养人才不断获得发展,并成为促进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2年底,中国共有58万人出国留学,人员分布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03年初,已有15万人学成回国。留学回国人员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五、唯实是深化研究型大学创新的基本原则

  清华大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已经形成唯实创新的基本理念,具体说来就是在创新的过程中 “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不唯他,只唯实”。这里所说的“唯实”具有双重涵义:一方面强调立足实际,使创新的基础坚实,创新的内涵充实,创新的努力扎实。另一方面,坚持对真理的追求,使创新的志向高远,创新的意义深遂,创新的视野开阔。我们试图用“唯实创新”这一理念将创新的基础与目标,创新的过程与结果、创新的表层需要与本质精神统一在一起。

  第一,唯探求真理的目的与规律之实。研究型大学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并不占很大比重,但在原创性知识生产、高深学问的研究上却是不可替代的,是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核心部门。强调唯实创新就是要使研究型大学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更加明晰自己的目标,认识研究型大学在特殊国情下发展的规律。

  第二,唯培育人才的目标与基础之实。大学的人才培养要做到唯实创新,就要认真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成长的规律。强调唯实创新,就是要始终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不断探索,更有效地将创新教育目标与创新教育过程、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如精品课建设、研讨课建设、实践教育、注重课外自主与合作研究的“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SRT项目)等基础性工作都要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

  第三,唯国家发展的需要与可能之实。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大学的创新活动首先要为国家的战略发展服务、为解决民生的根本需要服务。研究型大学要从实际出发,充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将自己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科技产业孵化的主要园地;国家和地区创新体系中的思想库、知识库和人才库。

  第四,唯学校建设的重点与条件之实。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计划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条件,处理好国家需求与学校发展的关系、突出重点和统筹全局的关系。在现代知识社会,大学发展的资源、需求与影响力已远远超出国界,我们必须适应这种趋势,勇于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同时努力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走开放合作之路,行唯实创新之举。

  (摘自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网站)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