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中国大学教学
我国高校大学外语政策调整的范例及其战略意义
2015-08-06  《中国大学教学》  

字体大小:

我国高校大学外语政策调整的范例及其战略意义

蔡基刚

  摘要:最近上海对其高校的外语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并成立了相应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实施,制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地方性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其目的就是通过改革,切实提高上海大学生直接使用英语从事学习、科研和工作的能力,增强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的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为上海市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大都市做出贡献。本文分析了上海市高校外语政策调整的战略意义,以及对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上海高校;外语政策调整;战略意义

  一、引言

  最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了《关于成立上海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的通知》(沪教委高[2012]55号)。《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挥大学英语教学在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委决定成立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任务就是“指导高等学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材、师资队伍等教学基本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和工作的能力”。同时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出台了《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征求意见稿)》(蔡基刚2012),把大学英语定位在“为学生专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服务的”,并把上海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分成了过渡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课程,规定了其教学内容分别为普通英语、学术英语和通识英语。

  这一改革意味着上海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再是打基础的普通英语性质,而是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学术英语性质。这个外语政策重大调整的背景是什么?对上海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对上海乃至全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又有何意义?本文打算讨论这些问题。

  二、上海高校大学外语政策调整的原因

  1.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简称《上海纲要》,下同)指出“上海将着力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进入21世纪,上海的国际化特征越来越突出。如截止到2011年9月底,外商累计在沪设立投资性公司23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47家、跨国研发中心332家(《文汇报》2011年11月3日)。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和机构在上海落户,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上海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国际跨国并购和投资。这几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在急剧扩大,并购的领域也在向多元化发展。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足迹已经遍布全世界五大洲。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我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呈现持续飞速增长态势,从2003年的28.5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600.7亿美元,增长了20倍,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www.chinairn.com)。其中,上海排在省市的前几名。也就是说,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需要大量既通晓专业又懂英语的人才。企业用人单位要求的不再是听说读写能力尚可的大学毕业生,而是要求毕业生要在他们的专业和行业内具有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的能力,要求他们一上岗就能用英语立即承担起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这种要求尤其体现在金融、经济、航运、旅游、软件、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但是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我国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尽相符。前些年,麦肯锡发布了一个调研报告(《北京晨报》2005年10月17日),称中国每年培养出近160万各类工程师,但具备为跨国公司工作的英语技能的人还不到10%。能用英语直接从事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涉外物流等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中国人才报告》载《中国青年报》2007年5月29日)。作为要建设成四个中心的国际大都市的上海,这方面的人才缺口更加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上海纲要》提出两大任务:(1)“推进教育国际化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选择。要提升上海教育国际化水平,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中留学生所占比例达到15%左右,基本建成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2)“实施优秀人才培养卓越教育计划”,“增强学生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积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课程资源,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交流的国际化人才”。

  这两大任务意味着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将大大提高,国际化课程(即课程直接有外国专家授课)将越来越普及,全英语教学模式将被越来越多的学科和专业所采用。根据教育部在2011年9月21日公布的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中国目前有631个经过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而其中上海有5个中外合作办的大学(不包括即将成立的上海纽约大学)和57个中外合作办的专业。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建立一整套具有国际竞争力、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学士、硕士学位专业课程体系”(郝平2009)。截止到2011年底,复旦大学全校77个专业已有63个专业开设或准备开设全英语课程。在这些全英语课程中,通识教育课程占14.5%,文理基础课程占3.6%,专业课程占81.9%。按照学校规定,今后的本科生四年专业学习至少要选修一门全英语课程。同济大学的全英语课程达到256门,每年引进100名国外学者进行至少一个学期的授课。上海交通大学从2012年起把两个学期改成三个学期。在暑假小学期内,校方集中邀请来70多位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给学生上课。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上海已产生了180门市级示范性国际化课程(真正意义上的全英语课程)。

  在国际化课程和全英语模式日益普及形势下,在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等培养的要求下,上海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地被要求用英语直接阅读专业文献,用英语写综述和论文,用英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宣读和讨论。根据我们2011年12月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927名学生调查,选修过全英语或双语课程的占56.5%;要求用英语读本专业的文献和文章占69.0%;要求用英语听国外学者专家的讲座或讲课为62.9%;有出国留学或作为交流生/交换生出国学习需求的为58.1%;没有上面任何需求的只有5.0%。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学英语生存危机及其学科地位研究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