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京师教育论坛--区域教育现代化暨全国教育局长峰会”于2010年5月15日~16日在北京举行。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多位领导、专家以及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长、知名中小学校长参加本次大会,会议围绕“有效教师培训模式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这一主题,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教师培训模式及培训体制创新、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部分地方教育局局长也在会上畅谈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在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上,本届大会达成诸多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做好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尤其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教师的专业水平、学历层次不断提升,教师培训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然而,和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相比,现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培训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教师培训工作中重理论灌输而轻实践反思、重外在形式而轻内涵提升、重统一要求而轻个性发展、重中心城市而轻边远农村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教师培训机构处于各自为政、盲目发展的状态,亟待进一步整合与规范。为了进一步引发全社会对上述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为了共同构建符合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教师培训模式,本届大会向全国教育工作者发出如下倡议:
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牢固树立教师资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将教师培训计划列为教育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在时间、经费以及其他方面予以充分保障。
2. 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为教师提供宽松的专业成长环境;努力营造一种人人乐于研究教育规律、个个主动创新教育方法的良好氛围;要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最大程度地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倦怠心理。
3. 要遵循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积极倡导个性化的教师培训,大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实施个性化培训的核心,就是要依据培训目的、培训任务以及学员需求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模块化的课程方案。所谓不同类别,是指要针对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学科教师、班主任以及心理教师的不同需求而分别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所谓不同层次,是指在同一类别的课程当中,又要根据学员基础不同而划分不同的级别,比如学科教师培训课程可以分为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提高和名师打造课程;校长培训课程可以分为初任校长培训、研究型校长培训和教育家型校长培训课程。所谓模块化,是指把每一种形式的培训课程如专家报告、课题研究、观摩考察、挂职锻炼、拓展训练、感悟体验等都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而进行专门打造,同时还要做到统筹兼顾,实现各模块之间的整体衔接与有机配合。
4. 教师培训工作要以地方现有条件和教师专业基础为起点,以培训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做到因地制宜、多管齐下。要积极开辟多种渠道,灵活采用多种方式,要善于把面授与网络培训结合起来,把专家入校调研、咨询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把一对一帮扶和学习共同体建设结合起来。
5. 各地教师培训机构以及相关教育服务行业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加入到援助落后地区教师培训的公益行动中来。让我们在《规划纲要》精神指引下,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总结和提炼已有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教师培训的渠道和手段,密切协作,各尽所能,优势互补,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教师队伍而共同努力。教师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教师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主管部门常抓不懈;教师培训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需要创新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我们的目标是:以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带动其所在学校的发展,以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带动一个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
京师教育论坛论坛组委会
2010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