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超常少年”如何培养?
2001-08-23    

字体大小:

   日前,上海交大一条招生信息引起记者关注:今年起,“少年班”停止招生。

  交大“少年班”,是培养智力超常少年的基地。20年前,中国科技大学首先办起“少年班”,考入“少年班”的学生大多在十五、六岁,当他们带着一脸稚气跨过高等学府那道高高的门槛时,成为大学校园里令人瞩目的一群。到1985年,包括上海交大在内的全国10余所重点高校都办起了“少年班”,而此后却相继“关门”,至今只有中科大一家“硕果仅存”。

  据交大有关教师透露,学校“少年班”停止招生,一个重要原因:生源范围越来越窄,质量也逐年下降。以华东地区为主要招生范围的交大少年班,已连续几年招不到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学生;一些地方部分中学,则把优秀学生集中起来,搞“速成”教学。当这些“神童”跨进高校大门后,学校发现:有的学生虽然能凭借技巧解出难题,但他们并未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的学生只能适应老师为他“开小灶”,却难以适应在大课堂上课的教学方式;一部分学生发展的潜力并不大。同时,因为年龄小,部分“少年班”学生在自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心理成熟度方面比普通大学生都要弱。

  高校办“少年班”“投入”甚多。交大每届“少年班”学生约20多名,学校专门为他们设立面试,设置课程,配备优秀任课教师、班主任、管理人员,还请院士、博导级专家为他们开课。而办班十几年来,“少年班”毕业生中,鲜有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现,“投入”与“产出”不能成正比。

  大学“少年班”起起落落,引发人们诸多思考:超常少年,是否需要特殊培养?如需要特殊培养,应采取怎样的培养方法?

  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大学“少年班”这种培养方式有效与否,目前还很难下结论:“少年班”首届毕业生如今最大的不过30多岁,正处于知识深化阶段,从人才学的角度来看,现在尚不是他们出大成果的时候。在我们周围,确实有少数智力超常的学生,如果搞“一刀切”的教育,他们的非凡才智就可能被埋没。特殊人才应该特殊培养,这符合教育的一大原则???因材施教。

  交大教务处副处长徐乃庄提出,对超常少年的选拔、培养,现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比如,少年智力超常和早熟的界限是什么?学科考试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能力、素质是决定其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怎样建立一种科学的选拔超常儿童、少年的制度?中学如何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超常学生“冒”出来,而不是“拔苗助长”?超常少年在适应高校生活、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高校应采用怎样的培养方式,让他们在“术有专攻”的同时,提高全面素质,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甚至成为科学界的“大师”级人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专家揭示造就“天才”儿童的新奥秘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