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医科大学采访,有这样几组数字特别令人关注:
一是据河北省人事厅的统计,河北医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位居河北省第一位,2005年达到98.67%。
二是近年来许多高校投入巨资兴建大校区,而河北医科大学却不为所动,他们投资数亿元办了两件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了57所非隶属关系的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软硬件建设,每年增加科研经费,花大量资金引进培养教师。
三是截至5月27日,河北医大第四附属医院共实施食管癌手术两万例,成为全世界实施此项手术最多的医院。
这三组数字似乎互不相关,但仔细琢磨,会发现三者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勾勒出河北医科大学长期以来从办学思想到教学改革实践的轮廓。
河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温进坤说:“如果一定要为河北医科大学圈一个围墙的话,那这个围墙只能是圈在老百姓的心里:河北有多大,中国有多大,世界有多大,河北医科大学的校园就有多大!”
现代医学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
听起来,河北医科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
做法上,他们也没有特别之处:学生入学的前两年开设基础课,后2年至3年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压缩必修课,开设选修课。几年来,必修课从4090课时压缩到3455课时,开设了90多门共2400学时的选修课。但再作仔细分析,便发现在选修课上主要开设有关社会、哲学、经济等课程内容,而在必修课大量压缩的同时,却增加了《心理学》、《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为必修课。
正是这一增一减,反映了河北医科大学对现代医学教育观念的理解和学生素质的定位。
温进坤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河北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高发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北医科大学就在治疗这种病上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专家。这些专家不断地在医院里诊病治病,许多患者康复出院,但与此同时,大量新的患者又涌进来,病人越治越多。
后来,于志恒教授成立了专门课题组,他带领学生走出医院,几乎走遍了全国地甲病高发区,终于发现我国地甲病的发病除了缺碘型地甲病之外,还有许多地区是水源性高碘地甲病,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和提出“水源性高碘地甲病”的理论。由于这一理论的提出,使我国修改了《碘盐防治碘缺乏病条例》,《条例》中明确提出,高碘地区不能再供应碘盐。为了提高碘盐的稳定性,他还提出用碘不易流失的碘酸钾代替碘化钾。我国从1994年实施食盐加碘后,全国10多亿人吃上他研制的这种碘盐。如今,我国已基本消除了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这种长期危害我国人民的疾病。在医院里,再没有那么多病人了,许多医院撤销了“地甲病”专门的门诊。另外,临床上许多疾病在医学上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其主要原因在于心理,一些器质性的病变比如胃病、肝病等,许多也都能从心理上找到诱因。这在医学上也形成了共识。
该校校长蔡文清说,一个好的医务工作者,不只是能从生物学意义上诊病治病做手术,还应该从社会、心理方面防病、治病。而传统的医学教育只是停留在生物医学层面上,这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大量压缩必修课的同时,增加《医学心理》、《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和大量增加社会学、哲学、经济等选修课的原因。
医学教育观念的改变,还带动了该校教学领域的深层改革。
根据目前世界医学科学高度分化又日益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他们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并将相近学科和课程的教研室进行整合重组,例如,将人体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两个教研室合并组成原微生物学研究室,通过整合,全校180多个教研室,整合为150个。这一整合,使学科间的交叉大大增强。
以质量为前提的发展道路
扩招后,一对矛盾摆在河北医大领导面前,一方面,学生多了,校园面积确需扩大;另一方面,许多软件跟不上,已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有限的资金,先往哪里花?
经过反复讨论思考,河北医大决定,要走一条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的发展道路。
他们把目光投向社会,首先选择了医疗条件相对较好、技术力量雄厚、病源病种丰富的三级甲等医院,吸引他们参与到学校教学中来。学校投入人力、物力,在科研课题、合作研究、进修培训等方面为地方医院敞开大门,实行以医院投资为主,院校共建。医院则按教学计划要求,完成学生教学和实习任务。
为了提高这些医院的教学水平,学校制定了专门的评估标准。在机构设置、管理队伍、师资队伍上,该校完全按直属教学医院标准进行建设。目前,学校除6所直属医院外,还有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4所教学医院。这些医院中有800多人成为教学和管理人员,10多位专家被聘为学校博士生导师,100多人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余人被聘为教授、副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舍不得花钱买地,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投资却特别舍得。
河北医科大学每年拨出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在校教师培养,鼓励教师在职深造。此外,学校还积极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出国深造,近年来共有360多名教师出国学习。
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实行“一票否决”的考核制度,教学测评前10名的教师,学校给予重奖。后50名,当年不仅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在限期内不能提高的,被取消教师资格。目前,已有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专家112名,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5名,国家和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7名。
切实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保证教学的需要,这是河北医科大学花钱的重要原则。近3年,河北医科大学用于教学的经费从1101万元增加到1392万元,教育经费与当年学费总收入比例从31.3%增加到37.22%,投入4158万元用于购置教学科研设备。装备了6个省级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和7个显微互动实验室,仅教学仪器总额就达到近亿元。
让社会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要把他们放到社会中去培养。”在河北医科大学采访时,经常能听到领导、教师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
张二栓是磁县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农民,改革开放后,他靠自己的勤劳,不但脱了贫,小日子也开始红火了,正当这时,他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查,得了食管癌。为了治病,他倾家荡产也未能挽回生命。在磁县,像张二栓这样的人并不是个别现象。
张二栓的命运深深震撼着河北医大师生的心,河北医科大学在有关教师带领下,师生共同组成医疗队,先后深入到赞皇、磁县、武安、井陉、唐县、枣强、献县、赤城、尚义等全省30多个市、县,派出医疗队240多批次,对老百姓进行普查,发现早期癌症2100余例、癌前病变13000余例,并及时给予治疗。
病理学教授张振东长期带领学生深入癌症高发区进行研究,终于发现癌症高发区存在粮食霉变、饮水污染和普遍多吃腌制酸菜的现象。据此,他们提出食管癌病因为食物饮水中含有霉菌和亚硝胺的观点,此发现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卫生部医药科学大会奖。
师生们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变饮食习惯,不吃霉变食品,多食新鲜蔬菜,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防治措施方案,专门印制了学生必学的读物,还利用乡村的广播站、墙报、黑板报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印刷了几万册的宣传资料。学校的师生们还研究了粮食等食品防霉保管的各项措施,手把手教给村民如何防止粮食的霉变。
据统计,通过上述措施,近年来,河北磁县等癌症高发区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在癌症高发区人民收获健康的同时,河北医科大学收获了人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研能力等明显提高。在社会实践中育人,成为河北医科大学长期坚持的一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