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单位可退回不满意的学校推荐生
2001-11-29    

字体大小:

    11月28日消息:时下,汽车、电脑等大件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厂家要采取种种方式进行招回,人才如果不合格,能不能在用人单位提出解聘前,也来个招回呢?

  据《劳动报》报道,湖南财经学院就向社会公开承诺,用人单位发现这个学院的毕业生不合格,学校包退。凡是经试用后被退回的毕业生,学院将进行“再加工”,为他们提供条件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人才招回,在如今越来越重视人才质量的时代,给人诸多启示。

  对于教育单位来说,要想降低毕业生的“招回”率,必须重视素质教育。时下,很多学校片面追求模式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个性。在专业知识方面,主要注重课堂教学,缺乏社会实践,对于职场中更需要的协调能力、沟通技巧和合作态度等综合素质的培训往往缺乏。有的虽然已开始重视,但办法不多,成效很差。很多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在学校里谈经论道,一套一套的,到了用人单位,最起码的工作都做不好。因此从学校的角度上讲,应当切实转换思路,重视素质、能力的开发,打造社会有用之才,提高人才的可用性和耐用性。这是对社会负责,对学生及家长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时下高等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付费性质的消费,求知者花了巨额的学费,却轻易地被用人单位退来退去,学校的声誉必然受到影响,今后的招生肯定要困难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实施人才招回,只能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提高质量,打造合格人才。

  对毕业生来说,应当尽快提高就业能力,否则一旦沦为“招回”对象,不仅自己脸上无光,还会给母亲丢脸。毕业证只能证明阶段性的学习结束,有一些东西是课堂里学不到的,应当通过社会实践不断补足。有些毕业生不肯正视自身的不足,反而搞假材料进行“包装”,把自己的才华和经历吹得神乎其神,以至于出现一个学校同一届毕业生竟有十多个学生会主席的怪现象,这种金玉其身,败絮其中的做法和寓言中的南郭先生一样,是蒙混不了几天的。还有的毕业生,自恃拥有一张青春的脸,把求职材料弄成写真集,只想快速找到工作,到用人单位当个花瓶,吃几年甚至几个月青春饭。这是典型的职场近视症。这种人如果不转变思想,强化学习,迟早会加入到“招回”大军行列。

  对用人单位来说,人才招回也是打造合格员工的有效措施。福特公司有一个专门培训人才的学校,他们规定,任何员工工作三年以后,都必须回学校脱岗学习半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防止知识老化,学校老师教了两年书以后,都必须到所教专业对应的实战岗位工作两年。

  人才招回还提出了一个终身学习的问题。如果你已离开学校多年,你总不能再指望母校把你招回去回炉吧。这个时候,你要有自己招回自己的意识。白天工作,晚上把自己“招回”到灯下学学业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多在业者都把职业培训当成最好的福利,千方百计争取培训机会,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一些白领人士工作几年后,在干得很顺心的情况下,主动辞职,去正规学院充电。只要坚持终身学习,就不会有本领恐慌,更不用担心“招回”。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就业歧视:有单位狗年竟不招属狗的人
· 山西春节后将办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 陕西省六项奖励措施助大学生就业
· 大学生:新年最大的心愿是找一份好工作
· 南京毕业生求职遭本地用人单位封杀
· 北京明年聘两千大学生村官 可解决户口
· 国防专业成大学毕业生就业热门
· 就业状况调查:3/4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
· 北京法院系统应届生中招考176名公务员
· 北京:大学生自主创业5部门费用免收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