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回首2001:异彩纷呈看留学
2002-01-16    本报记者 姜乃强

字体大小:

    关于2001年的留学市场,异常火爆也许是许多人的共同印象。在这一年中,许多国家相继启动了留学新政策,来华留学生人数首次与我国同期出国留学生人数基本持平,岁末于广州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出现了近几年少见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大潮。中国的快速发展令国人为之振奋。而国际化的学历背景,无疑会在中国与世界的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人们希望通过境外教育投资充实自己,学有所成的海外学人希望为国服务实现个人价值,亚洲许多国家的学生把留学中国当成首选。所有这一切,形成了中国留学市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留学去,体验异国教育

  就在几年前,人们对“出国留学”这个字眼还是相当的陌生。如今,“出国留学”已经成为许多学生及家长见面必谈的话题。2001年年初,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2001年中国国际高等教育展”在京、沪等地举行,数以十万计的观众蜂拥而至。透过学生与家长们自信的表情,人们看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中国人已具备了选择教育投资的实力。

  伴随着人们对出国留学的需求,是各种服务的到位。两百余家留学中介机构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着从选择学校到递交签证的系列服务。北京电视台特设了“留学ABC栏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留学指南”向人们传递着最新的留学信息。各大报纸相继开设了留学版块,而点击各大网站,留学报道更是必不可少。通过传媒,普通百姓与国外教育“亲密接触”。

  与此同时,是各国相继推出吸引留学生新政策。这一年,新西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相继调整留学签证制度,一些专门针对中国设置的政策障碍被取消。英国通过调整,大幅度提高了中国赴英签证率,并允许中国学生在留英期间打工;新西兰取消了对中国学生的签证配额;加拿大公布了新的留学政策;澳大利亚改变以往中国学生赴澳留学必须有托福成绩570分或雅思成绩6.5分的要求,不要求托福成绩,雅思成绩达到5分即可。中国这个巨大的教育市场,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好。

  尽管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仍是目前出国留学大军的主力,但大学以下学历的学生出国留学市场正显示巨大的潜力。在深圳,近几年每年都有四五百人自费出国留学。北京地区出国留学人数以年5000人左右的速度递增,2001年达到两万余人。2000年上海通过中介方式自费出国留学者达6000多人,而2001年上半年申请人就已超过6000人。一方面国内生源过剩,另一方面国外生源不足,海外留学市场自然成为一块诱人的蛋糕。

  学汉语,到中国去留学

  长期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一直超过来华留学人数。2001年岁末,终于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外国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35万人,首次与我国同期出国留学人数基本持平。

  2001年,来华留学人数达到5万余人,这一年成为目前我国历史上接受留学生最多的一年,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来华留学生人数的总和。这一年,首次出现了来华留学与我国同期出国留学总人数基本持平的现象,均达到35万人。

  不但来中国留学的人多了,而且来中国学习的学生也由过去单纯学语言,接受短期培训,发展到接受学历学位教育。以前到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学习语言的要占到80%以上,其次是学习中医、戏曲等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专业,读学历的很少。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则有了明显的变化。目前在华学习的留学生中,接受学历教育的占到近一半。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前景看好,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

  英国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一个中国学生完成学业至少可以给英国增加3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而每增加一个中国学生,又将给英国增加0.5个就业机会。难怪英国首相布莱尔专门为此发表演讲,要求英国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吸引更多的中国学生到英国留学。

  在美国,外国留学生人数已逾50万。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不仅为美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语言和生活习惯,而且还用学费、食宿、消闲和其他花费使美国人每年多入账130亿美元。而中国已连续3年是美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目前约有5.9万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2001年又有19000人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

  外国留学生的增加,也正在为中国的教育市场带来可观的收入。在北京地区的59所高校分布着24835名来华留学生。这些学生每年给高校带来3.5亿元的学费收入,同时给北京市场带来4.7亿元的消费收入,每年为北京创收8亿多。

  在各国纷纷将教育展办到中国的同时,中国的高等学校也开始走出国门,展示中国高等教育实力,吸引学生来中国留学。2001年岁末,由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组织的“留学中国教育展”分别在韩国、日本、泰国举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等国内33所高校参加了展览。展览所到之处反响强烈。

  2001年7月,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在海内外数十个考点进行,8万外国人前来赶考,其场面可谓壮观。其实,当我国许多年轻人将留学的目光瞄准欧美国家时,亚洲其他国家的学生已将中国视为留学国度的首选。“学习汉语,留学中国”在亚洲逐渐形成了一股潮流。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这是吸引力。一年三五千美元的学习生活费用,与同等留学国家相比是相当低的,这更是吸引力。特别是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人们看到的中国,是一个希望与机会并存的国度。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学中国。

  回故土,创业正逢时

  岁末的南国广州,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海外学子参加了第四届中国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大潮已初露端倪,几乎所有的参会者都有这样的印象。交流会报名人数超过2600名,提交高科技项目达2200多个,人数和项目数量比上一届翻了一番,是前三届的总和。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崛起,中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以及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把回国当成了第一选择。中国回国留学人员目前正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

  一批又一批留学生回国,一家又一家留学生创办的企业在祖国大地结出了累累硕果。全国已有60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区,留学生创办的企业有近4000家,产值超过100亿。在北京,留学生创办的企业已成为北京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中国最大的留学人员创业园—海淀创业园,现已创办企业108家。在上海,留学人员企业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广州,政府为留学人员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由政府专门设立的6000万元留学人员科技创业基金,已给予43位留学人员每人10万元的无偿支持。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留学生工作,为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报效祖国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有38万人出国留学,其中13万人学成回国,尚有25万余人留在国外学习、工作。在外的25万留学人员中,有的工作在教育、科技领域,处于国际科技前沿,有的开始在金融、管理和兴办各类科技型企业方面崭露头角。他们中,有不少人是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

  2001年8月,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共同下发了《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意见》强调,“在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同时,吸引他们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根据文件,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主要形式包括兼职、合作研究、委托研究、投资创业、人才培养、中介服务等。

  从单纯鼓励“回国”到更全面地重视海外人才,中国政府建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人才观,这种开放的政策将会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同时,优惠的留学政策又将进一步调动人们出国留学的积极性。中国留学将持续走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留学东南亚有哪些优势
· 我国培养中医专业外籍留学生3500多人
· 上海高校招收6000余名“洋学生”
· 赴日留学小心部分大学不为招生只为招财
· 留学夏威夷学生资料将交美移民局审查
· 福建博士夫妇在美遇害
· 留学热点国家费用比较
· 黎巴嫩大学接受大批留美阿拉伯学生
· 国外商学院对中国学生敞开胸怀
·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