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1月24日电(王强包立军谢洪发)
今年已经是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实行“民族情”助学计划的第4个年头了。3年来,吉林省各级民委共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帮助1000多名考上大学的少数民族孩子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1998年春天,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民委主任马玉波交给吉林省民委一封信,信中反映,吉林省西部少数民族特困家庭的一些孩子考上大学,但是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忧喜参半的事,喜的是孩子可以求学深造,忧的是拿不出钱来供孩子上学。
这封信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民委同志的心里,对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支持是帮助他们的今天,而这些家庭的明天——孩子的未来更加需要帮助。就这样,一个旨在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的“民族情”助学计划诞生了。
郑青龙是延吉市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2001年他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本应该是件高兴的事,可全家人都在为他的学费发愁,小小年纪的他承受着莫大的压力。就在到清华大学报到前夕,他收到了来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委的3000元钱,小郑全家非常感动。事后才知,这笔钱是1999年民委的金华同志获得国务院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的奖金。有了这笔钱,小郑顺利地踏上南下的列车。
珲春市二中的金一,1999年考取了清华大学,上学所需各种费用高达7000元,已下岗的父亲金胜龙使尽全身解数也筹不到对他来说犹如天文数字般的钱。无奈之中,他想到了党和政府,找到了娘家——珲春市民委。
金胜龙老泪纵横,一个劲地说,儿子争气我却无能。民委的同志对他说,你为国家培养出这么好的学生应该感到骄傲,孩子是你的,也是国家的,学费问题民委帮助解决。金一入学那一天,民委的同志一直把他送到图们火车站,目送他去追求他的梦想。
几年来,经吉林省民委和教育厅积极协调,吉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互免了35名西部蒙古族贫困大学生学费40多万元,为广大少数民族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
“秀才院”是“民族情”助学活动中的一个亮点。在调查中,珲春市民委了解到一些同学的家距离学校太远,把宝贵的时间都搭在路上,家里生活困难又住不起宿舍。民委主任林慧英在市里走了40多户人家,选择了距离学校较近的一间房子,以每月600元的价格租了下来,从2001年4月份起开办了少数民族贫困学生集体宿舍,名曰“秀才院”。可别小看这秀才院,先后有18名同学在这里免费食宿,第一批6名贫困女学生已全部考上大学。
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又一处秀才院立起了门户,有12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住了进去。
吉林省民委表示,“民族情”助学活动是党和政府为特困学生排忧解难,帮助青年成才的希望工程,他们还将成立专门的助学基金会,对这项计划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