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邱红杰)中央民族大学三年级学生韦性吕入学以来各门功课成绩优秀,今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位来自贵州西南的布依族贫困学生,成为我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第一批受益者之一。
记者今天从在北京召开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座谈会上了解到,我国各高校在对贫困生教育方面,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有效方法。大批贫困生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成绩优良。
据介绍,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学生入学后,有关高校要将他们的学费减免,并在各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北京大学完善了奖学金、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借款等助学手段,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还特意安排一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帮助贫困生,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思想忧虑。清华大学利用假期赴新疆、青海、甘肃等边远省区,对贫困学生家访,了解他们的具体困难,有针对性地给以资助。
由于经济困难、学习条件差等客观因素,不少贫困生就读大学前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入学后出现学习起点低、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等具体问题,许多高校在做好经济资助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思想心理教育和全面综合能力培养。云南师范大学专门为每位受助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北京大学今年成立了学生服务总队,组织受助学生开展公益服务,努力使每个受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同济大学把鼓励受助同学学成后回报家乡、投身西部大开发作为对他们日常思想教育的重点,组织学生赴西部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走访贫困农民家庭,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奖、贷、助、补、减、免、缓”等较为完整的助学体系。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组织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为西部地区家境贫困的大学生提供每学年5000元经济援助。自2000年开始实施以来,这项工程共资助贫困大学生4380名,今年还开办了42个高中“宏志班”,资助高中生210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