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清华MBA是怎样炼出来的
2002-09-19    蒲红果

字体大小:

  有人说,清华的MBA不是读出来的,而是炼出来的。这从MBA的入学导向活动中便可以得以明证。

  入学导向活动是许多国际一流商学院针对新入学的MBA的一项独特培训活动。它旨在培养MBA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技巧和商业意识,被认为是一流MBA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向国际一流商学院迈进的过程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积极探索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和培训方法并致力于先进教学模式的本土化实践。清华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发的针对中国MBA的入学导向活动就是国际先进教育模式本土化的一个范例。

  9月10日至17日,是清华大学2002级MBA进行入学导向训练的日子,记者以一名学员的身份亲历了这次入学导向活动。

  挑战个人身体与勇气的极限

  10日下午,清华MBA学生乘大巴离开清华校园,夜宿西山脚下的百望山庄,开始了陌生而艰险的户外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

  “战争结束后,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然可以保留。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清华2001级MBA杨城介绍说。

  “同学之间必须相互帮助,否则就不可能完成随后的一系列任务。”和记者同住207房间的领队清华2001级MBA的学生赵蒙表示,“没有团队就没有持续,你会发现团队精神和互助方式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生动体现。”

  到达百望山的当晚,学员们在一位培训师的主持下进行了3个小时的室内活动,主要是把这一批一百多人分成若干组,每组约12人。然后每组开始自我介绍、展示本组的标志、名称、队歌和口号。记者被分在“蚂蚁兵团”,“蚂蚁兵团”的口号是“扳倒大象”。在每一位队员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前,其他队员都会将双手按在这个队员的背上高喊该队员的名字和本队的口号,这会让这位队员会获得一种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全身一股暖流。

  11日上午6点,全体学员集合开始早锻炼,7点早餐,8点有一个培训师带一队开始正式训练。这次户外拓展活动的项目主要有信任背摔、孤岛求生、空中抓杠、空中跳断桥、穿越电网、雷区等。

  “训练让人明白做事情不要犹豫不决,要勇敢面对。”刘雁鸣同学告诉记者,“当你站在距地面七八米的柱子上时,你必须果敢地做出决策,不要回头,没有可以回头的路。而且,越迟疑越害怕。”

  “户外拓展着重于个人能力的突破,通过空中抓杠、信任背摔、穿越雷区、电网等活动,挑战个人身体与勇气的极限。”蚂蚁队培训师王涛对记者说。

  在体验中真正领会1+1>2

  轮到记者做信任背摔了,记者的双腿情不自禁地颤抖。这时,所有队员把手掌放在记者背上,高喊:“蒲红果,扳倒大象!”记者顿时感到一种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勇气和信心,爬上专供背摔训练的铁架子站在上面,培训师王涛用布带把记者的双手捆在胸前并示意可以摔了。

  记者按规则向背后铁架子下的队友大喊一声:“准备好了吗?”只听见一声整齐而有力的回答:“准备好了。”记者便稳稳地落在队友们的手臂里,顿时感觉到一种合作、支持、信任的力量。

  “完成这些活动的前提是协同合作,否则谁也完成不了任务。”另一队的培训师肯定地向记者表示,“背摔是一个队员站在一跳台上,背部朝下直挺倒下,下面队员则用手臂架起一个平台接住背摔者。背摔是所有项目里面最危险的,要求队员全力以赴地保护背摔者。”

  “在背摔活动中,我们队的11个人22只手为背摔者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一位队员说,“这个活动也让人意识到越信任别人,自己越安全。”

  团队精神体现最为明显的除了信任背摔还有孤岛救援、穿越电网等。

  孤岛救援中,队员作为健全人、哑人和盲人被分在珍珠岛、哑人岛、盲人岛三个岛上,按一定的规则,健全人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要将盲人和哑人全部接到珍珠岛上来。记者被分在哑人岛上,只能听、看和哇哇比划,深感相互协作太重要了。这些个活动不仅让人感到团队在个人行为中的重要性,也让个人感受到队友真诚地协作和喝彩,在这里没有团队的支持将是寸步难行。

  一个组织没有团队协作是不可想象的。团队意识日益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的推崇和重视,成为成功企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团队意识不但贯穿整个的“导向活动”,而且这一活动的运作本身就体现了清华MBA这个大团队的合作精神。整个“导向活动”的组织,从计划安排、活动设计到教材开发,都由2001级的MBA同学合作完成。

  “以体验和经验分享为教学形式的拓展训练将课程放在户外,精心设置了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让学员主动地去体会,去解决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心理受到挑战,思想得到启发,然后通过学员共同讨论总结,进行经验分享,感悟出种种具有丰富现代人文精神和管理内涵的道理。”杨城说。

  在模拟的商业环境中思考和行为

  尚未从11日的激情与疲倦中回过神来的学员们,从12日开始,进入了新的校园Orientation(导向)活动,几百名2002级MBA学员继续他们进入清华的第一课。

  8点钟,各分队准时来到经济管理学院报告厅。舒缓的音乐响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自信的笑容,每个人的梦想都在胸中升腾。接着是一系列的破冰、盲人方块、城市清道夫、选聘总经理、绘图、谈判、啤酒供应等游戏。其中以城市清道夫、选聘总经理、啤酒供应最为经典。

   “城市清道夫”是各分队按照若干个信封里的难题的提示,在北京市范围内各个地点寻找一个接一个难题的答案。最快到达终点并正确完成所有问题的分队取胜。目的是为了锻炼参与者迎接挑战、制定战略、分工协作、战胜困难、相互激励、有效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选聘总经理”参与者作为国际能源公司的高层管理委员会成员,将在提供的7位候选人的资料的基础上,选出下属公司的新总经理。游戏让人体会到,掌握信息以及沟通的充分和有效程度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

   “啤酒供应”游戏以啤酒供应为例,模拟从生产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顾客的全部供货过程。参与者根据下游客户定单、自己的库存状况和在途货物数量,向上游供应商下定单。这个游戏既紧张又发人深省。游戏结束后,参与者发现,最终客户简单的定单变化,将引起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生产商巨大的库存和缺货成本,由初期的巨额缺货,到后期堆积如山的库存,这一切是那么地让人难以接受,却又是那么的真实。游戏揭示了个体决策与整体优化的巨大差距和培养全局的战略眼光的不容易。

  经过一天的奔波,大家都有很多感受。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云集在清华经管学院,举手投足、谈笑风声间,投射出每个人的个性风采,展现着个人和集体的智慧。

  “十三个人并不是一个小的团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安排,合理分工,分头行动,既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又能让每一个人都积极地参与。” 队员孟凡涛表示,“同学们在一个个的游戏中慢慢体会到了很多涉及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的意识以及谈判技巧等管理技能。”

  “模拟董事会议是假定小组同学为董事会成员,集体决定一个设在巴西的分厂的经理人选。在模拟游戏中隐含了一个特殊条件:每个人手中的资料有着微小的差别。只有每个人在会议过程当中注意沟通,包括询问和倾听的技巧,把所有成员的资料汇总讨论,才能在7名候选人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经理人选。”潘克辉则深有体会地说:“管理沟通的意识就这样在一个游戏当中悄悄地植入每个同学的意识当中。润物细无声,参与者无不慨叹游戏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Orientation不仅是一种导向,而且更是一次‘聚劲活动’。MBA的新学员将会体验到建立团队、高效交流及企业家精神,而且更是相互人格精神的碰撞与交流的过程。” 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仝允桓教授光临会场诠释了入学导向的作用及意义,还称赞清华MBA是年轻人中的Top Five一族,是最具潜力、最具可塑性的群体,“只要勇于学习,锻造团队合作领导能力,就能追求完美,获得事业、人格、生命的至美境界,一批批经理人就能从清华园走向汹涌的市场中,创造价值、增长财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风雨中的中国MBA教育(上)
· 美专家给MBA泼冷水
· 本土EMBA热抢生源
· 三十所高校获准实施EMBA专业学位教育
· 武汉大学聚世界知名教授办EMBA学位班
· 西南财大等创办MBA体育管理专业
· 不是人人都适合读MBA
· 创国内最高水准 清华MBA学费8万元
· 全球MBA招生巡展将在上海举行
· 中法联手打造电子商务管理人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