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的文化历史底蕴塑造了精明、稳健的苏南人,也孕育了百年发展的苏州大学。近日,笔者采访了苏州大学党委书记闵春发。
闵春发介绍说,改革开放20年来,苏州大学从一所省属师范学校迅速发展成为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
体制改革敢于率先
闵春发畅谈了苏州大学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之初,苏南经济异军突起,经济的发展迅速加大了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苏大抓住有利时机,改革办学体制:与政府联合办学,扩大办学规模。联合办学,既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急需人才,又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办学资金。
20世纪90年代后期,苏大加快了办学体制的改革步伐。借助苏南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苏大把合作对象锁定为民营资本。1999年,苏大与苏州市一房地产公司合作,创办了公有民办二级学院。苏大负责该学院招生、教学及日常管理等工作,而学院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硬件均由企业操办。
新世纪,苏大又把目光投向国外。2001年,“中—加合作中心”成立,由苏州大学、加拿大亚瑟柏大学、加拿大学生服务公司和香港远程教育中心四方联手共建,全英文授课,招收海外学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
课程改革敢于率先
课程,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闵春发说,课程改革至关重要。早在1994年,苏州大学就提出了综合培养人才方案——“群体化”的普通教育课程改革,将高等教育指导性计划统一设计成四大课程模块平台,即: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任意选修课程。这一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为学生自主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学校以普通教育课程改革为龙头,带动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苏大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近年来,苏大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点”就是通过精心组织学生参与一些重要赛事和科研攻关项目,让大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前沿。所谓“面”,就是以第二课堂为基地,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常规性的活动,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苏大学生的部分科技作品已通过了国家科委、江苏省教育厅等组织的有关技术鉴定,有些已被推广应用……
后勤改革敢于率先
后勤问题,一直是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苏大探索出了一条以联合办学为主、其他形式并存的开源节流之路。1996年、1997年,苏大先后与锡山、通州、昆山、太仓等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5年内共为各市定向培养1300名紧缺人才,有关地方政府则分别为学校建造了锡山公寓、通州公寓等教学、生活设施。“九五”以来,苏大利用自筹和政府统筹资金建成的宿舍为1.6万平方米,而借助社会资金建成的则达12.5万平方米,全校60%的学生已住进4—6人间的学生公寓。
2002年3月,苏州大学成立后勤集团,这是一个按照现代企业机制运作的具有教育属性的后勤服务实体。后勤集团的成立是苏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又一个里程碑。目前,苏大后勤已明确了冲击ISO9001:2000国际质量服务体系的目标。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完成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