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苏州大学:敢于率先
2002-11-11    王洪法 周玉玲

字体大小:

  2500年的文化历史底蕴塑造了精明、稳健的苏南人,也孕育了百年发展的苏州大学。近日,笔者采访了苏州大学党委书记闵春发。

  闵春发介绍说,改革开放20年来,苏州大学从一所省属师范学校迅速发展成为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

  体制改革敢于率先

  闵春发畅谈了苏州大学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之初,苏南经济异军突起,经济的发展迅速加大了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苏大抓住有利时机,改革办学体制:与政府联合办学,扩大办学规模。联合办学,既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急需人才,又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办学资金。

  20世纪90年代后期,苏大加快了办学体制的改革步伐。借助苏南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苏大把合作对象锁定为民营资本。1999年,苏大与苏州市一房地产公司合作,创办了公有民办二级学院。苏大负责该学院招生、教学及日常管理等工作,而学院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硬件均由企业操办。

  新世纪,苏大又把目光投向国外。2001年,“中—加合作中心”成立,由苏州大学、加拿大亚瑟柏大学、加拿大学生服务公司和香港远程教育中心四方联手共建,全英文授课,招收海外学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

  课程改革敢于率先

  课程,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闵春发说,课程改革至关重要。早在1994年,苏州大学就提出了综合培养人才方案——“群体化”的普通教育课程改革,将高等教育指导性计划统一设计成四大课程模块平台,即: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任意选修课程。这一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为学生自主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学校以普通教育课程改革为龙头,带动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苏大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近年来,苏大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点”就是通过精心组织学生参与一些重要赛事和科研攻关项目,让大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前沿。所谓“面”,就是以第二课堂为基地,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常规性的活动,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苏大学生的部分科技作品已通过了国家科委、江苏省教育厅等组织的有关技术鉴定,有些已被推广应用……

  后勤改革敢于率先

  后勤问题,一直是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苏大探索出了一条以联合办学为主、其他形式并存的开源节流之路。1996年、1997年,苏大先后与锡山、通州、昆山、太仓等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5年内共为各市定向培养1300名紧缺人才,有关地方政府则分别为学校建造了锡山公寓、通州公寓等教学、生活设施。“九五”以来,苏大利用自筹和政府统筹资金建成的宿舍为1.6万平方米,而借助社会资金建成的则达12.5万平方米,全校60%的学生已住进4—6人间的学生公寓。

  2002年3月,苏州大学成立后勤集团,这是一个按照现代企业机制运作的具有教育属性的后勤服务实体。后勤集团的成立是苏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又一个里程碑。目前,苏大后勤已明确了冲击ISO9001:2000国际质量服务体系的目标。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完成论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沈阳高校昨起全部封闭 学生心态不一
· 宁夏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安排就续
· 江苏部分高校提前放假
· 陕西高校今年新增50个本科专业
· 京高校毕业生返校须隔离7天 严禁家长陪同
· 河北省会两所高校解除隔离
· 北京60所高校递交离校生返校方案
· 北京离校应届毕业生6月10日起可返校
· 河北高校二级学院将“独立”发放毕业证书
· 北京市部署高校应届毕业生返校工作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