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近日报道:北京大学今年招生将采取淡化专业,按院系和学科大类招生的办法,新生可以先入校,学习完基础课程后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今年被北大录取的学生,根据各院系的具体情况,在学习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后,可重新选择专业。
这项改革举措虽然来得晚了一点,但仍是一个“利好”消息——无论对学生还是对中国的高等教育。
众所周知,以往多年,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让考生和家长都焦头烂额的难事。他们怎么会知道什么大学的哪个专业适合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呢?于是只能瞎猫碰死耗子,撞大运。而且一旦“误入歧途”,再想转专业,理论上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实际上非常困难。由此造成的弊端是,大量学生硬着头皮学着自己毫无兴趣的课程,好歹拿个文凭了事。严重的,甚至“逃离大学”。在选择信息极度不对称的情况下,专业选择几乎演变成为纯粹的功利判断:什么专业毕业以后能有好工作?
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决定学生只能学什么,毕业以后只能干什么,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典型做法,理由是只有国家才知道并有权决定培养多少哪些方面的人才。这种“国家本位”的教育体制,把人视为一架巨型机器上的某个零件,完全无视教育的基本规律,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基本上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利。
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课程和老师授课水平后再决定所学专业,好处多多。
首先是这种做法符合教育规律。因为兴趣是决定一个人学习努力程度的基本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课程,没人逼他他也会悉心投入;没兴趣的课程,只能被动应付,60分万岁。不言而喻,选择权与责任感也是成正比的,只有自己的选择才会心甘情愿负起学习责任来。
其二,学生有了选择权以后,将会对老师的授课水平构成新的评价平台。我们都知道大学里的“黄纸讲义”现象,这是指一些老师的讲义可以使用很多年而没有知识和见解的更新,以致讲义纸都老化成黄色了。以往这样老师的课学生也得去听,味同嚼蜡。而现在,如果你的课很少或根本没有学生选,那你就歇菜吧——老师现在必须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具有吸引力。
最后,这项改革有可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新的起点。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本质上应当是“通识教育”。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专业人才相对短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尽快专业化,因此,一个专业的学生,往往对另一个专业一无所知。文理之间更是隔着知识鸿沟,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知识和文科学生对科学知识都高度欠缺。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不完整的、单向度的,甚至是畸形的。我们培养出大量的“匠才”,却难以产生大师级的人物,与这种跛足式教育直接相关。
现代教育早已理解到: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渗透功能,一个艺术灵感可能成为一项科技发明的触媒;而科学知识和精神,又是经济、社会决策时不可缺少的基础。没有哪一种知识和素养,对其他领域是绝对无用的。
正是基于这种深刻的认识,西方许多著名大学,对本科生在文理科方面都有学分规定,耶鲁大学甚至规定本科生必须选修所有四个学院的课程。从本质上说,大学本科的教育,应当是培养“通才”的教育,让学生获得文理诸方面较广博的知识基础之后,在研究生阶段,再开始专业化。这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诚望北京大学以此为起点,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继续新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