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很快也将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在中国农业大学日前召开的200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研究生院管理处处长潘志华向研究生就业发出了警告。
今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就业高峰,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明显浮出水面,那么,研究生就业的情况如何呢?潘志华认为,就2003年的情况看,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相对本科毕业生要好一些,研究生就业目前还有一些有利因素:
一是社会对毕业研究生的需求总体上仍属供不应求。我国目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总数为607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7%,与发达国家经济起飞时所需专业技术人才比例7%的标准相比,眼下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为2992万人。二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整体呈现良好态势。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客观上为毕业生的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三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毕业研究生的就业产生了有利影响。有关专家估计,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至少会增加1200万个就业机会,这其中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会优先。
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相应造成了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较大。政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比以往更为宽松和更为有利的就业政策。
但潘志华同时认为,“十五”末期,研究生在校数量将由现在的16万人增加到60万人。上述有利因素并不能保证今后研究生的就业仍然十分顺利,“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就业也将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而就业岗位数却没有相应增加。近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持续增长,2000年增长27%,2001年增长35%,2002年增长35%;2002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20万人,2003年将达到27万人。统计数字表明,1980年至1998年,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增长了两倍,研究生则增长了8倍。由此可见,扩招研究生大军正在涌入就业市场。
第二,高学历人才消费虚热开始降温,人才市场供需状况已经悄悄发生变化。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毕业研究生的稀缺性趋于下降。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压力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来。
同时,由于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如户籍、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问题,目前都没有进行根本性变革,毕业生的申请报批手续复杂,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不便。
此外,国家事业单位推行机构改革,压缩编制,精简和分流人员。有关人士透露,从2003年开始,国家将用3—5年的时间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近几年事业单位会减缓进人。
高等教育改革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结构与社会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给毕业生择业带来一定的影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品质和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都给研究生就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潘志华说,目前研究生本身在就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就业去向过分集中于北京;择业心态不成熟,就业观念比较陈旧,期望值总体过高,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状况;毕业生主动性不够,挖掘就业信息的能力比较弱;作学位论文与择业同时进行,压力比较大。
怎样搞好研究生就业工作?潘志华认为,研究生的就业与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有密切关系,同时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不可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