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仅一年多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今年起大幅调整本科生教学方案,确立以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新闻专业为核心,国际性、实践性、基础性相结合的教育思路。今年9月入校的新生,不仅将得到文、史、哲等方面的系统学习,还将听到国内外知名社会学专家的“大师系列讲座”。这是学院培养素质全面均衡的现代新闻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
传统的新闻教育和现实有一定距离,造成学生对主流媒体的畏难心理。清华新闻学院采取多种方法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与合作。除了在“名记者研究”等课堂上邀请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报社的总编辑、副总编辑、部门主任等来开办讲座、讨论交流,以及引入在媒体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国内外名记者前来任教、加强暑期和毕业实习外,还对学生的日常习作提出加强“实战”性的要求,即每一次作业都以可在媒体发表的正规稿件为标准。
这一策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以本学期新闻本科二年级同学所上的“新闻评论与专栏写作”课为例,到课程结束时为止,已有三位同学的习作经老师修改后在《人民日报》刊发,一次课堂讨论经整理后也在人民日报《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栏目以开栏文章的形式见报。由于实现了很好的沟通,不但同学们改变了对主流媒体的看法,找到了在主流媒体工作和写作的感觉,人民日报的编辑也来信说:“同学们的锐气补了我们这方面的不足,希望继续加强合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科交叉的趋势日益明显,懂技术的多面手越来越成为新闻行业需求的热点。在这方面,身处全国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优势独具。从1999年开始,学院开始系统招收校内其他专业的二年级学生转系学习,这些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组成的新闻九班,就是学院培养的第一批复合型新闻人。通过两年的紧张学习,包括双语教学、办院报、拍DV等,造就了一大批能写、能拍,拥有不同专业视角,集多种实用技能于一身的现代媒体人才。2002年,九班的邢广利同学在参加学院组织的赴西藏采访后举办了个人摄影展。今年7月,毕业后的他将走上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工作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