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春节过后是手机消费的淡季,如今赚足了压岁钱的学生们掀起了手机消费的热潮。”
2月4日,西安市西华门附近一家手机店的老板向记者谈起了他的生意经。记者采访发现,在拥有数十万大专院校学生的西安市,手机、电脑、mp3等消费品正在成为许多学生的“日常用品”,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许多家长有苦难言。
“女儿在西安理工大学上学,宿舍里有固定电话,可是每个月的手机话费还得200多元,也不知她有多少‘业务'。”西安一家单位的司机辛师傅告诉记者,“我们两口子都是上班族,本来就被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压得喘不过气来,现在又多了手机话费开销。最近孩子又说要买笔记本电脑。”
西安理工大学一位姓王的同学是典型的追“新”族,考上大学时父母送给他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而今他还打算买数码相机、摄像头、mp3,他对此的解释是“大学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这所学校大四一位姓杨的同学是来自青海农村的学生,家里的收入主要靠种地,全家年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要供他和妹妹上学,但他也攒钱买了一部手机。这位同学说:“其实宿舍有电话,手机用处并不大。但班里每个学生都有手机,手机也是同学之间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不想被看作‘老土'”。
许多大学教师认为,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攀比浪费现象很严重,名牌、高品位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的消费追求,这对他们的学习成长无益。学校和家长有必要教育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鼓励他们自立、勤俭、节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