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高校科技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基础研究“主力军”
2007-02-28  中国教育报  唐景莉 杨晨光

字体大小:

在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高校获三大奖比例均超过了50%——

高校成为基础研究“主力军”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捷报频传:

  南京大学经历了近20年的艰苦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由此打破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续空缺两届的局面;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连续6年空缺后,2005年花落高校,中南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双双获奖;今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又摘得技术发明一等奖……

  高校科技,正在迅速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高校已成为基础研究主体

  国家三大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从1989年开始颁发。作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来源于应用基础科学)的最高奖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些年来多次出现空缺。

  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多次空缺,表明我国基础研究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技投入不足、实验设备落后、优秀人才流失、学术环境恶化等问题。围绕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主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发展已进入重要跃升期。

  据统计,在此次会上公布的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中,高校参与获奖15项,占51.7%,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1项,高校参与获奖25项,占6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4项,高校参与获奖106项,占57.6%,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1项。数据显示,高校在三大奖的获奖比例都超过了50%(以上关于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统计均不含国防专用项目)。

  基础研究的另一成果显示是科研论文发表的数量。从1998年至2005年,高校教师为第一作者在国际科学界公认的两个顶级杂志《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共44篇,平均每年5.5篇。2006年1月至11月,高校教师为第一作者在这两个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达到了13篇,高校教师参与发表的论文达到了28篇,是历年来最高的。

  “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占立项总数的57.05%。高校承担“863”各类项目(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专题项目)占总项目数的近40%。2006年举行的“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的颁奖是高校在2006年取得的标志性成果的集中体现,其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邓子新在“井冈霉素的基因识别与组装合成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Nature》系列杂志之一的《自然生物技术》专栏撰文特别报道,这是我国在重大生物技术成果及潜力方面的首次专题报道。

  高校科学研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对各国未来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高校基础科学研究突破和新兴学科交叉成果不断催生出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群体,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随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支持机制的改革,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的重担将更多地落到高校的肩上。

  瞄准重大需求十年磨一剑

  基础研究分为两类:一类是受科学家兴趣驱动的,目的是探索自然规律,称为纯基础研究,属于非功利的。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另一类是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功利驱动的基础研究,称为应用基础研究。最近我国一些专家认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类基础研究都很薄弱。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指出,由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头,是5到10年后的应用技术,是研究型大学必须承担的责任,高校要加大对积极承担国家目标导向科研任务的组织和引导,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科技储备。

  基础科学研究的一大特点就是周期长,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统计,以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平均研究周期为14年。科研尤其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知识积累的过程。

  这次,南京大学获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做了20年的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而2005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改写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历史的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率领的创新团队,也是瞄准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自主创新,经过近20年的拼搏才取得重大突破。

  在此次高校获奖的项目中,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完成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其技术应用——我国“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已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的重大专项。

  在实验反应堆的建设过程中,很多研制都经历了5年、10年甚至更长的建设实践。清华大学副校长、科研院院长康克军说,现阶段,高校科技评价和管理体系在激励高校学者跟踪国际先进科技发展前沿方面作用非常突出,但未能充分重视需要长期科研工作积累才能有重大突破的研究领域,特别是一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项目,这严重制约了高校原始创新研究能力的提高。要改进科技评价体系,适当延长科研成果评价的周期,给研究人员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从事周期较长的研究,抵制浮躁的学术风气。

  整合科研力量矩阵式管理

  与科研院所相比,高校具有学科综合、人才集中等优势,但目前这种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财政没有支持高校自主科研的事业经费,高校缺乏对科研的自主调控手段,体制改革难以取得突破,因而形成高校科技工作“五难”:队伍整合难、资源共享难、筹集经费难、重大成果产生难、科研成果转化难。

  “高校科研单位的设置比较固定,学科分化较多,院系之间,乃至教研组之间缺乏交流,不利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培育和发展。这样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高校科研力量分散,整合度不高,科研攻关能力差,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南京大学科技处处长李军表示,“能获奖主要原因在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打破院系分割和行政壁垒,努力促进学科交叉,为教师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创造条件。科技创新的突破点往往产生在学科交叉点上。我校这次获奖的团队成员拥有不同学科背景,从而准确地、敏锐地把握住了学术发展的前沿和方向,获得了成功。”

  本次获得多项奖励的复旦大学,自2004年开始先后建立起5个以基础学科为主的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平台均作为学校科研实体出现,横向平台与纵向院系自然构成了复旦科技创新中的矩阵式“特区”。“通过这项建设,逐步改革以院系的纵向结构为主的学校科研体系,打破固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努力形成以纵横有机结合的‘网状结构’为特征的新的科研体系,学校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将会得到更加快速的提高,解决重大的、复杂的科学问题的综合能力将会获得进一步的增强。”复旦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殷南根说。

  创新型大学必须要站在国家层面,适应国际科技前沿,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己任,成为知识、技术的源头和人才库、思想库。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认为,创新型大学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必须是能营造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创造能力的迸发和持续提升、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效益不断提高的生态型创新环境。

  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的能力。正如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所说,有了好的政策,高校才能够聚集起一批献身科学的人才,充分发挥基础厚实、交流广泛的优势,真正埋头于基础研究,积极主动参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起到推动支撑和引领作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引发热烈反响
·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 2012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颁布 高校共获得183项
· 关注:中青年和海归成为中国科技创新重要力量
·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 获奖者奖500万
· 高校包揽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 获了奖为何还压抑 基础科学研究者呼唤社会理解
· 人民日报:什么人才能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且行且珍惜:科技教育界热议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 宁波大学1项目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