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载春秋,岁月流金,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始自1999年的扩招使中国高校在校生规模显著增长。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是1998年的4倍。我国已经步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在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没有足够的数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
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强弱,突出表现在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上。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普遍超过60%,其中美国、日本等国超过80%。中国近10年来的奋起直追,让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接近23%,而在1999年,这个数字不到10%。
“没有足够的数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我们理当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规模,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十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397万,正是因为有了大众化高等教育,才有力地提升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已达1800万,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世界第二。
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道路必须坚持
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中国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项于1993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工程就是“211工程”。
1998年5月,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庆典大会上,党和国家正式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吹响了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号角。这就是著名的“985工程”。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引下,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国家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推动下,一批国内高水平大学快速成长,整体办学实力明显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几组数据能够说明高水平大学发展的速度,10年来,进入“211工程”的高校科研经费增长了7倍;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建设总投资额由2002年的84.5亿元上升为160亿元;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由2002年的20.1%提高到2006年的35.2%;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从2002年到2006年增幅达134.6%;获得授权专利由2002年的1164项增加到2006年的6521项。
“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的思路应该坚持下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应继续实施重点建设的政策,着力打造一批顶尖的高水平大学,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以此以点带面,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
建设高教强国还须更加努力
“高等教育大国并不代表就是高等教育强国。”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在他看来,目前我国高校数量不少,但缺少一批能与世界一流大学平等对话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不少,但在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学术领军人才方面还很欠缺;高校产生的科研成果不少,但堪称代表世界科研最高水平的成果还不多。
那么,高等教育强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说,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是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很高的国家;有很高的办学质量;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骨干支撑;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高的贡献率;有很强的国际吸引力;有一个强有力的教育保障体系。
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提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应以充足投入为前提,政府投入应是主渠道,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说:“要构建符合市场多样化需求和不同类型学校特点的多样化的质量观,才能使学校按照各自特色发展,使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在总体上迈入世界领先的行列。”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中国的大学领导们正以沉着自信的态度关注变革、关注世界。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高校将始终奋进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最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