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清史名教授被称“学术首骗” 遭同事公开举报
2009-07-10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导读:一篇题为《学术首骗——12亿元大清史课题负责人成崇德调查报告》的文章,近日在网上流传。

  文章作者米辰峰,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副教授。被“调查”的成崇德,是人大历史学院清史所教授,曾担任人大历史系系主任,并于1993年至2008年期间担任清史所所长,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

  文章上网前,两人在办公楼里相遇时,偶尔会简单地打声招呼。毕竟,他们除了是同事,是曾经的上下级,时间再往前推二三十年,还是先后在同一个校园(内蒙古大学)里求学的校友。

   相关推荐:清史名教授回应被举报事件 称遭诬陷

  1

  6月26日,米辰峰在新语丝网站贴出了这篇《调查报告》,公开举报“主持国家级特大课题日常工作的实际负责人”成崇德。

  他所言的“国家级特大课题”,是指2002年启动的“清史修纂工程”,这在当时被形容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化工程”,国家投资数亿元,并成立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由人民大学著名清史研究专家戴逸担任。参与该课题的一位学者介绍,由于戴先生年事已高,“日常工作实际由成崇德在做”,而这一工程所确定的经费和津贴,“是我们这个领域迄今为止最优厚的”。

  在近2.5万字的《调查报告》里,米辰峰对成崇德的博士文凭以及博士论文的水平提出质疑,称成为“自封博士伪教授”,并呼吁将其“从大清史课题组清除出去”。

  6月27日晚,米辰峰接到历史学院院长孙家洲的电话。“他劝我把文章从网站上撤下来,说牵扯到原来的校长和所长,都是社会名人。”米辰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院长的要求,遭到米辰峰的拒绝。随后,人大一位副校长打来电话。“也是劝我撤文,并答应尽力帮我解决问题,尽量让我今年评上教授。”米辰峰回忆说。副校长劝说了一个多小时,依然遭拒。

  “两件事情要分开。上不上教授,我都要申诉。”米辰峰告诉副校长。他还向领导表示,“让我把话说完”。

  如今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坐在办公室里,狠狠抽了一口烟,再次高声向记者解释道:“一切都要按政策来,不够教授资格就不上,不能拿原则来做交易。”

  6月28日,米辰峰继续“说话”。他在网上发表了《人大历史系副主任许海云疯狂伪造系列学术著作献疑》一文,公开举报同事许海云。

  早在6月初,米辰峰就曾将举报许海云的材料寄给了教育部社科司,并先后在6月4日和11日发去邮件问询处理情况。

  6月11日,社科司给他回复邮件:中国人民大学许海云同志申报本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资格已被取消。

  负责给米辰峰发邮件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正是由于米的举报,许海云的申报资格才被取消。

  在给社科司的邮件里,米辰峰还提到,“正在赶写的另一篇揭发他(指许海云)的上司的腐败性质更严重的文章还没有写好”。

  这篇文章,就是米辰峰在6月26日发表的《调查报告》。“上司”就是顶着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头衔的成崇德。

  领导们的劝解失败后,6月30日,成崇德在新语丝网站发表了《成崇德关于米辰峰造谣诬陷的三点声明》。在声明里,成崇德认为“米辰峰用极端恶劣的语言,无中生有,造谣诽谤,对个人构成名誉侵害”,他在表示强烈愤慨的同时,“要求米辰峰立即停止对本人的侵害行为,并公开在新语丝上赔礼道歉”;他“将就此事向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作出申诉,请求校党委公正、公开处理此事,制止这种大搞个人攻击,无视国法校规,制造混乱的极不负责任行为,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的声誉”;最后,成崇德声明“保留进一步诉诸法律的权利”。

  与此同时,举报事件在历史学院内部,甚至在学院已经毕业的校友间流传。

  7月2日下午,历史学院召开职称工作会议,米、成二人均与会。记者与米辰峰约定的采访,就在会后。

  “会议一开始,学院领导就声明,由于成崇德已放弃由三级教授晋升二级教授,会上禁止讨论《调查报告》一事。”刚刚走出会议室的米辰峰,怒气冲冲地告诉记者。他原本以为会上肯定会讨论此事。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发挥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 重磅:顶尖大学,合并!
· 上海高校求解如何让基础科学研究“扛鼎”
· 二本高校招行政,要求全员博士?
· 高校应为卓越女性搭建事业舞台
· 高校如何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代表委员为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两部门重磅发文:不得从中西部、东北高校挖人!
· “问天”问天!这些高校,再立新功!
· 十一部门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
· 十一部门:推动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