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升迁忙送礼 “后台”“背景”挂嘴边 发言写稿配助理
即将升入大三的本市某高校学生小刘,暑假里常琢磨“升职”的事儿。小刘在校学生会任生活部副部长,部长即将升入毕业班,按惯例要卸任。谁来接班,部长的推荐占很大权重。小刘想给部长送点礼,为自己升职打下基础。“学生会里,下属给上级送礼,希望得到关照和提拔,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相关推荐:统计08年投入304亿资助高校生 获助学生4156万
高校的学生会设主席、副主席,每个副主席分管两三个部门,如生活部、宣传部、外联部、体育部、公益部等;每个部门设部长、副部长和干事等职位。一些高校辅导员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竞选成为学生干部,锻炼自身能力,为同学服务,参与学校管理。但也有一些学生更看重当干部后可以在学校评优、评奖中获得“加分”,这份经历能为日后就业竞争增添砝码。于是,在竞选和任免学生干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
通常,学生干部候选人会组织一支竞选团队,一同制作海报,开展宣传活动。但有的却把请客吃饭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活动,请吃的对象是那些参与选举有投票权的学生代表,饭后再赠每人一件小礼品。
有的学生如果已担任某个部门的副部长或部长,想趁着上级卸任的机会补缺,还会常常用上“公关”手段。某重点大学一位学生透露:“一种公关是打感情牌,向上级或老师送礼。低档次的,送送家乡土特产;中等档次的,送交通卡、超市消费卡;档次高的,送名牌货。也有曲线公关的,通过高中同学、寝室室友、家长等,向关键人物打招呼,打的是关系牌。”
实际上,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对大学校园的渗透和影响,还不仅仅表现在学生干部迁职等事务上。
有的学生干部喜欢组织下属开会,议题空洞无物,却从晚上8点开到12点。“有后台”、“有背景”之类的话,也常被一些学生挂在嘴上。如某校组织校园歌手大赛,由学生会干部做评委。参赛学生亮相后,下面议论四起,“5号选手有背景,他的好朋友是文艺部长”,“8号选手的男友是学生会副主席”,等等。有学校还概括出“主席端架子,部长叉着腰,干事跑断腿”现象,有些学生干部“领导”只发令不干事,所配的助理不仅要处理各种杂事,有时还要为学生“领导”写各类发言稿。有些学生刚入校时,兴冲冲地加入学生会或某个社团,不久即因对浓厚“官” 味的反感而选择退出。
校园学生干部中为何会出现“官”味?一些教育界人士指出,除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也存在值得反思之处。曾几何时,人们称赞大学领导“不像当官的”,而现在一些大学的领导“越来越像当官的”。这种氛围改变了校园文化,对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产生影响。有的高校,哪怕是一次普通的学生歌咏比赛或体育比赛,学生干部也要想办法请校领导来宣布“开幕”或作“重要讲话”,因为领导一来,“活动的档次就提升了”。
华东理工大学团委书记宋来认为,如果学生干部不是想着如何为集体多服务、多做贡献,而是抱着功利欲想谋私利,带着这样的价值观毕业,对己对社会都是危险的。高校教师一方面要搭建平台,让学生自主管理获得锻炼,另一方面也要健全和完善对学生干部的选拔、激励和考核机制。当学生干部换届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会或社团组织,建立公开、透明、细化的考核制度,让踏实敬业、业绩突出、受广大学生欢迎的学生干部脱颖而出。(记者 徐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