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预录取”惹的祸。
复旦大学与上海交大因“预录取”而起的口水战刚刚平息,数天前,安徽无为中学7名攥着南京大学“预录取”通知书的高分考生,却在一场空欢喜中惊醒。按照此前南大招生老师与他们签署的预录取协议,南京大学理科分数线为645分,成绩在645分至647分之间的这7名考生,在南大老师的满口承诺中提前吃上了“定心丸”。谁知,风云突变,今年喜遇招生“大年”的南大,在安徽的最低投档线最终锁定在648分,7名考生在杳无音讯的等待中“被抛弃”。
从高枕无忧到前途未卜,家长们心急如焚,找南大讨要说法,听到的却是南大招生老师手机关机的告知。
落入“预录取”陷阱,这7名考生该怎么办?安徽省教育厅为此回应,“从教育政策上,‘预录取’是不被认可的,但考生可以以个人和南京大学签订的录取协议作为一种契约,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而南大有关负责人则说得很明白,“往年我们都会追加一些名额带走‘预录取’的学生,但今年分数线提高了不少,安徽省尤其特殊,我校已将该省招生计划追加至30多人,现在是一位学生也没办法接收了,对此我们深表遗憾。”
“预录取”不被认可,但为什么总是大行其道?征杀惨烈的招生激战,考生的利益如何保障?正常的招生秩序又由谁来维护?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必须追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