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上海首批专业屠夫毕业上岗 多人拥有本科学历
2013-08-12    凤凰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大小:

  8月7日,上海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考试,学生们带着围裙,拿着刀在各自案板前站好,之后刀起刀落,肋排、大排、小排、脊骨,分落得清清楚楚。这是上海首家屠夫学校的毕业考试兼毕业典礼,首批60名学生中有34名拥有本科学历。大学生卖猪肉是否大材小用的话题再次被提起。

  【凌晨起床学习分割猪肉】

  在过去的三周里,60名学生在屠夫学校接受了严格的培训,颠砖头、砍木棍,甚至还要凌晨三四点起来学习分割猪肉;在销售技巧上,除了要学会不害羞、敢吆喝,还得具备一定的烹饪知识,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这些身着迷彩服,手拿两块砖头练习臂力的就是屠夫学校的首批学员,在过去的三周时间里面,除了每天一个小时的颠砖头训练,他们还要站在烈日之下进行两个小时的模拟刀法训练。

  有学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学里面没有学过这些内容,在这里的训练强度还是蛮大的,蛮辛苦的,我觉得没有什么,现在大学生从基础干起很正常。

  在60名学生中有34名是大学毕业生,尽管第一年卖猪肉只有三四千元的薪水,但因为今年就业难,很多大学生认为学杀猪、卖猪肉没什么不好。

  【“北大猪肉倌”是推手】

  其实大学生去卖猪肉曾经引起过轩然大波,2003年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在西安开了家眼镜肉店,开卖猪肉,当时很多人认为他给北大丢了脸、抹了黑,说他是反面教材。他的校友陈生毕业后做过公务员,之后下海进军猪肉行业,打造了“壹号土猪”品牌。

  “北大猪肉倌”要把猪肉卖出北大水平。2008年陆步轩与陈生结识,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开办屠夫学校,第一家开在广州。准备在“壹号土猪”入职的大学生得从“屠夫学校”毕业,才能踏上岗位。“壹号土猪”联合创始人黎小兵也说,一直以来,猪肉行业给人印象比较低端,事实上不少从业者也确实如此,成立屠夫学校是为了培养更加适合的人才。

  黎小兵表示,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基本上素质、文化程度各方面不高,所以说我们办这个学校,就是因为我们想把它做成一个大公司的样子。我们招了很多新手,包括现在招的大学生,他们没有分割过猪肉,那怎么办,卖猪肉和卖其他产品不一样,还有一点技术在里面,那就要通过在我们屠夫学校里学一些分割的知识。其实猪的身上有很多部位,煎炒烹炸、煲汤都需要不同的部分,这些常识掌握了才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

  从屠夫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的进入了“壹号土猪”在各地的档口卖猪肉,也有不少人在一线卖了1年猪肉后,转入公司管理层。上海的屠夫学校招生启事在网上发布后,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前来培训,其中还有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海归。黎小兵说,在屠夫学校学习是双向选择的过程。

  “如果他们培训完了,留在公司,我们很欢迎。在这个过程中有自己离开的,受不了这种苦的,也有我们淘汰的。2008年招研究生和这些大学生以来,开始他们在基层做,后来都进入了管理岗位。员工都要从基层干起,必须要知道猪肉怎么销售?卖肉过程中怎么服务消费者?这样,他们以后在管理岗位上才会做得更好。”黎小兵说。

  一线“猪肉倌”的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未来进入管理层有10万元以上年薪,与办公室的白领不相上下。黎小兵认为,大学生进入养猪行业并非大材小用,职业本无贵贱,一些基础行业更需要人才。“相对来说,卖猪肉还需要一部分分割技术,这些和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由于这一部分大学生的加入、由于这些高素质的‘90后’的加入,可能为整个民生行业带来一个好的开端。”宣 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大“屠夫”回应“抹黑”母校:卖猪肉到极致不丢人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