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复旦大学确认“千分考”将不再举行
2014-10-30    人民网-新民晚报

字体大小:

  国家及上海、浙江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后,名校的自主招生政策该如何变化,一直是许多家长考生关注的话题。记者近日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明确,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将不再举行大规模的笔试,也就是说,已经经过了9年的复旦水平测试即“千分考”正式完成历史使命。同时,复旦透露,该校自主招生时间可能移至高考之后,具体的办法和招生计划要等教育部自主招生发布后才能确定,预计要到年底发布相关信息。

  高三考生 专心复习是关键

  复旦招办主任丁光宏教授介绍,高考新政策发布后,复旦接到了很多电话咨询,询问自主招生具体的改革路线图。但是,截至目前,学校还不能给予家长考生明确的答复,唯一只能透露的是,“千分考”将不再举行。丁光宏表示,理解部分高三考生焦急的心态,但他提醒,现在考生该一门心思复习高考,按照教学计划,该做什么做什么,不要受社会一些不确定的消息所打扰,专心致志读书是最关键的。

  招生规模

  具体计划还待定

  关于社会传言,复旦将限制自主招生规模。丁光宏表态,具体的计划还没有最终结果,必须等待教育部的批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2003年开始启动试点,目前,全国试点高校共有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人数的5%。但是,上海的自主招生改革与全国相比,有独自的特点。全国各高校按5%计划的自主招生称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自2006年起,则开始推出另一种自主招生模式,称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试验”与“试点”虽一字之差,则有很大差别,近几年,复旦、上海交大通过“试验”录取的学生人数均超过计划数的5%。取消了“千分考”,“试验”部分的考生计划是否会缩小,复旦招办目前仍无明确答复。

  报考要求

  调整方案待批准

  根据复旦当时的规划,考虑到2015届考生的地理和信息科技科目考试已经结束,2015年度这两门课不计入考察范围,报考要求相应调整为:8门科目中至少有7门等第为A,除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等第必须为A外,文科考生政治和历史科目等第必须为A,理科考生物理和化学科目等第必须为A。但是,不久前推出的上海高考改革方案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除学生选择的三门等级考之外,其余学业考课目没有具体成绩,只划分合格及不合格,复旦原本设想的要求考生获得学业考7门A或8门A的方案,已经“胎死腹中”。对此,丁光宏表示,方案调整是必须的,但必须等待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意见。

  选科问题

  基本按大类招生

  此外,新高考改革后,高校招生时的选科问题备受关注,丁光宏介绍,复旦正在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论证,基本原则是按大类招生不变,比如复旦自然科学大类招生会指定考生在三门等级考试中的一门课目,不会马上细分到专业。物理、化学、生物等具体专业,要等到进入复旦读了一年再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回归母校!80后顶尖学者,加盟C9
·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发挥高校主力军作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 所为何事?“布袋院士”获奖后却小跑提前离开
· 复旦大学成立新研究院
· 复旦大学首批“新基石科学实验室”揭牌!
· 复旦大学团队在《科学》发表不孕不育遗传学研究综述
· 中国农科院与复旦大学共建交叉科学联合中心:打造“未来农业”
·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代表:真正的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
· 裘新同志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 院士领衔!这所顶尖高校,成立20家学科学术发展中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