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毕业寄语
浙大吴朝晖寄语毕业生:知识因厚德而至善
2016-07-01  人民网-教育频道  

字体大小: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初夏六月天,毕业离校情。告别的季节如期而至,启真湖里淡荷隐隐,碧水迢迢,映衬着同学们身着学位服的身影,成为浙大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数年的时光,转眼即逝。我非常欣慰地看到,我们同学们当中,有人在国际大赛的舞台上勇夺桂冠,有人在科学研究中崭露头角,有人在创业实践中点燃梦想,有人在祖国西部无私奉献,有人即将迈入世界名校继续深造,有人即将步入社会开启职业人生,你们身上涌动着青春的风采、求是的精神、创新的力量!作为校长,我为大家圆满完成学业感到由衷地高兴!更对同学们的美好未来充满着期待!

  远去的行囊,已经背上。你们今天走出校门,一定满怀着憧憬和希望。然而我必须告诉你们,校门之外的世界远超想象,你们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如果没有健全人格的统领,将难以确保大家抵达理想的彼岸。今天,我特别想在这样难得的场合跟大家分享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历练中不断提升道德修养、个性气质、人生智慧,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这将是更具决定性的成功因素。希望同学们用一生的努力,去修读人格养成这门核心课程。

  知识因厚德而至善。古希腊哲学认为“美德即知识”,至善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知识要引导人的德性。中国哲学则强调“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追求良知与善行的统一。东西方的智者圣贤,不约而同把知识和德行联系在一起。今天的人类社会,知识和科技的大爆炸,使人们掌握了改天换地的手段,核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等带来激动人心的新希望,但仅仅如此终究无法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唯有重构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注重内在精神的丰富和升华,用正确的方向指引知识的运用,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希望同学们自觉加强品德的修养,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人。

  能力因气质而卓越。法国思想家、大文豪伏尔泰曾说过:“气质的优雅使人心灵入迷”。气质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人格影响力,彰显着一个人的修养和能力。能力与气质相辅相成,能力是气质形成的根基,气质是能力释放的催化剂。作为典型的非智力因素,气质更取决于后天的养成,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坚毅果断的意志品质,开放包容的胸怀气度,优雅沉稳的个性特质,这些均需要在实践历练中塑造,在能力运用中提升,在品鉴反思中凝炼。只有具备非凡气质的人,方可发挥极致的才干,最终实现远大的理想。希望同学们,不断增进气质的修炼,努力成为人格健全、能力卓越的人。

  素质因智慧而闪光。中华传统文化充满着人生智慧,尤其是为人处事创业之道,正如《老子》所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样的人生大智慧,来自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存的洞彻、对生活的感悟,是面对磨难时敏锐豁达的心胸格局,是历经沧桑后从容睿智的精神境界。人生智慧是个人素质的升华,唯有以大智慧来驾驭素质能力,才能最终拥抱梦想和远航。漫漫人生路,我们面临无数选择,必须取大智慧、舍小聪明,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路才能越走越顺、越走越宽。希望同学们勇敢接受人生的锤炼,努力成为智慧富足、素质全面的人。

  长期以来,浙江大学致力于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全人教育,近年来尤其强调人格塑造的KAQ2.0教育模式。但学校的培养只是开启一扇大门,关键是你们领先一步的持续探索和持之以恒的真实行动。那么,人格魅力究竟如何塑造?结合最近风靡世界名校和顶尖企业的《魅力》一书,我想和大家分享塑造人格魅力的三个要点:一是终身学习,坚持学习钻研的良好习惯,注重向拥有人格魅力的杰出人物学习;二是融合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格塑造互动,兼具强大自信的力量和善良正义的品性;三是保持阳光心态,让内心深处时刻充满着正能量。我相信,只要认真思考和实践人格养成,你们每个人都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你们的人生也会由此而改变。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人格魅力并非天生,你们可以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质和潜力,通过正确的努力到达魅力的巅峰。衷心祝愿同学们以浙大人独有的人格魅力,塑造更加美好的人生,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谢谢大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浙大团队创造出新物质,成果登上《自然》
· 破镜真的能重圆?浙大团队《科学》再发文!
· 浙大仿生软体智能机器鱼“打卡”马里亚纳海沟
· 上海与浙大签约共建高等研究院
· 浙大一院完成“多米诺”器官移植术
· 浙大团队发现肿瘤细胞特异性脂质合成代谢机制,成果登《自然》!
· 浙大学者发现新矿物 命名为“竺可桢石”
· 众志成城合力抗击疫情 全球浙大人在行动!
· 浙大张天真团队揭示陆地棉与海岛棉的基因差别
· 浙大智云与袋鼠云战略合作:携手发挥校园数据价值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