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高教30年发展研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篇
2009-06-10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高教所 谢安邦 朱宇波

字体大小: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我国研究生教育从1978年恢复招生至今,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这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发展的曲折过程。三十年来,我国学位制度从无到有,研究生教育规模从小到大,培养能力从弱到强,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在三十年的探索和创新中,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期待解决的问题。面向未来、总结经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建

  一、建国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沿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分化的产物。在西方,随着中世纪大学高低级学科的分化,学位的等级性、层次性也由此形成。现代意义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创立,始于德国的“新大学运动”。“新大学”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为大学实施更高阶段两级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可能。德国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于19世纪70年代率先专门设立研究生院,对研究生进行“专业式”培养。

  在我国,从清末到解放前,我国主要是在模仿日、德、美等国,并未形成我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此期,值得提及的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于1935年颁布的《学位授予法》,它是对民国前期有关学位制度的设想及具体实施情况的制度化。民国前期于1915年颁布了《特定教育纲要》,把学位设计为两级:学士、硕士、技士是处于同一级别的低级学位;高级学位仅有博士这一层级。但在其后的实施过程中,硕士逐渐作为中间学位独立出来,形成学士(技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级别。

  二、建国初建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以苏为师”建国政策的指导下,对旧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表现为摒弃欧美模式,模仿苏联模式。1951年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研究生的培养由高等院校的研究部承担,并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管理机构、招生条件和修业年限做出了说明。同年,中国科学院、中央教育部联合发出《1951年暑假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规定采取学校保送、审查批准的办法招收研究生,这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招生工作向统一计划招生制度转轨。1953年,高等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有关研究生培养的法令性文件。  标志着此期研究生教育基本制度的确立。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曾经三次尝试建立学位制度。

  根据30年全国教育资料统计,1949~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23393人,毕业16397人 。1966~1977年这12年间,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停止,也未能分配毕业研究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扭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趋同培养观念——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将实现格局性变化
· 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及管理办法来了
· 十年超七百万 研究生教育造就高层次人才大军
· 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研究生教育如何增量又提质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我国研究生教育的10年飞跃
· 2021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117.7万人
· 扩大直博和硕博连读比例!上海宣布拓宽博士生选拔通道
· 重“研”从“严”,研究生教育全面升级
· 吴朝晖:扎根中国大地发展新时代卓越研究生教育
· 陈宝生:推动"十四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