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学校的科研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学校的科研机构迅速发展,科技队伍不断壮大,运行机制日趋优化,科研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经过持续的不懈努力,我国高校科研工作蓬勃发展,社会贡献与日俱增,高等学校正在迅速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改革的缘起
我国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展开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一方面,当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科技和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开始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另一方面,新中国在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后进一步明确了奋斗方向,发展经济,富民强国被列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步从稳固政权转向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此,国家陆续启动和推进了一系列体制改革,力图打破束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樊篱,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我国步入稳定健康发展的新轨道。正是在这种宏观背景下,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并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改革的进程
一、恢复阶段(1977-1984)
“文革”结束后,中央部署各条战线拨乱反正,全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技和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逐步明确,高校科研工作迅速恢复,并开始明确方向,建立制度,为此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建立学位制度,确立两个中心
(二)适应新的方针,制定发展规划
(三)高校科研逐步恢复,体制改革步入试点
二、发展阶段(1985-1994)
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规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自此,我国科技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国家在宏观上开始改革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放松了对价格的控制。在微观上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经济责任制的探索。这两大改革既逐步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环境,为技术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也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确定改革纲领
1985年3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方向和改革路径,制定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政策,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制定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两个决定,国家教委于1985年12月底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意见》(试行)。1987年6月,为进一步落实两个决定的精神,国家教委又发布了《关于改革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
(三)建立基本制度
在明确科技体制改革指导思想、方向、基本构架和改革重点的同时,我国开始着手建立一系列推动国家科技发展的基本制度。
1.实施“863计划”
1986年中科院王大衍等四位院士联名给中央写信,力倡“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小平同志在3月5日作出批示,同年10月中央批准了“863计划”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的实施。该计划由国家投入上百亿元资金,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指导方针,选择对我国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7个领域,组织各方面力量进行研究。高等学校几乎参加了所有领域的研究开发,展示了自己的科技开发实力。
2.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8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时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相关工作。
3.建设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
4.设置人才培养基金
5.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6.开拓技术市场,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推动经济科技一体化
7.启动“211”工程
1990年12月,国家教委着眼于21 世纪的发展,向国务院提出了“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的建议(即“211工程”),得到国务院支持。
8.实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
9.实施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10.组织科技攻关和攀登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