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高教30年发展研究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篇
2009-06-10    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李均

字体大小: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新兴领域。三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后来居上,不仅创造性地建立了高等教育学新学科,而且在专业研究机构、人员、刊物、成果等多项指标都跃居世界前列,书写了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史上的卓越篇章。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全面回顾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创业历程,总结成就和经验,探寻未来的发展道路,对于推动新世纪高等教育研究事业的持续、健康、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近代。清末张之洞、盛宣怀、康有为、梁启超等学者都曾提出过有关高等教育目标、学制、留学教育的主张。民国时期,随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张伯苓等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问题,发表了不少有一定学术水平的高等教育文章。新中国建立后,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对探索建立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才真正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一、高等教育科学的起步(1978—1984)

  (一)高等教育研究的机构和组织的建立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这为我国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鼓舞下,各地高校加快了教学和科研工作改革的步伐。受政治运动影响中断多年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悄然复苏。潘懋元、刘佛年、朱九思等教育家开始大力倡导高等教育研究工作。1978年,潘懋元发表《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等文章,不失时机地发出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呼吁。他在阐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重要意义的同时,提出要建立一门高等教育学 。这两篇文章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1983年5月27日,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期待已久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终于宣告成立。蒋南翔任会长,何东昌、曾德林、季羡林、唐敖庆、李国豪、钱令希等任副会长,于北辰任秘书长,潘懋元、朱九思等38位高等教育界领导和专家任常务理事。大会通过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章程(讨论稿)》,确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基本任务是:协调各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的研究规划,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高等教育重大问题的协作研究;组织有关高等教育学术会议,交流科研成果和经验;编辑出版有关高等教育的情报资料和学术书刊;开展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发起、筹备和成立,正如中国教育学会给第一次筹备会议的贺电所称:“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这一历时三年多的艰苦工作,实际上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史上涉及面广泛、参加人数众多的一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宣传、启蒙和普及运动。这场运动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广泛建立,培养了一大批热心高等教育研究的积极分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后,全国已经设立的地方性高等教育学会和各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联成一个系统,初步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网,使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开始向有组织的方向发展,为此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1年2月,潘懋元拟定的《高等教育学大纲》(讨论稿)经过研究室内部的多次讨论修改后铅印600份,寄发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大纲》发出之后,得到许多单位和学者的热情鼓励和支持。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1984年7月,由潘懋元主编的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上册终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下册于次年问世。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是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史上第一部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高等教育学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正式建立。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编写第一部《高等教育学》、进行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高等教育科学部分分支学科的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

  (三)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开展

  研究队伍的建设是影响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关键因素。除了积极吸纳高校干部教师加入到高等教育研究队伍外,通过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培养一批专门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人才,是壮大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促进高等教育研究深入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专门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在这个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探索。

  继厦门大学率先招收了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之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工学院等院校也在其后几年陆续开展了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

  (四)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

  ——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开始起步。

  ——“普通教育学科范式”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

  ——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开始受到重视和运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科学探索 12件事颠覆未来
· 科技强军 庆祝解放军建军83周年
· 南京大学两院士获小行星命名
· 青岛科技大学三门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程
· 我国首台高端容错计算机上线测试
· 南开5项调研课题在天津市调研成果评选中获奖
· 我国已建立“超级细菌”病例监控网络
· 改良水稻的新遗传工具--LP2启动子
· 清华颜宁等发表论文揭示转运蛋白结构与功能
· 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分布图完成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