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有一道坎:要有上岗证——教师资格证。没有这个资质,就不能名正言顺地当一名老师。苏翠英,6年了都没有迈过这道坎。
苏翠英,昆明市安宁禄裱镇庄科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从16岁那年起,她就为做一名乡村教师而努力。
小苏老师个头小小的,脸圆圆的,像个孩子。小苏老师还是个“名人”,因16岁开办了一所扫盲学校,教了130名贫困学生,2006年,她当选“昆明好人”,拍过公益广告,上过报纸,上过电视。
16岁自办扫盲学校
坐在小苏老师的宿舍里,推开窗户,就能看见几头牛在山坡上吃草。除了爱笑以外,小苏老师看着比同龄的女孩老成。
7年前,16岁的她,初中毕业后自费办起了一所没有资质的“马子厂扫盲学校”。一个人独自支撑了一所学校的艰难经历,至今在她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当初为什么要开办一所扫盲学校?小苏说,人经济上穷,不能思想上穷,“马子厂扫盲学校”学生们的父母多是从昭通、贵州等地辗转而来的外乡人,在禄裱务农或者打工,家境都很贫寒,镇上正规的小学不收这些户口不在当地的孩子,寄读的费用又太高,好多孩子读不起书。孩子们整天满山乱跑,拾了菌,也不敢和外面的人讨价,贱价就卖了;小青年结婚早,生孩子早,日子过得穷;有的人不识字,分不清乐果和糖浆,吃农药“闹”死了……这些现象都促使小苏想开办一所扫盲学校。
16岁那年,小苏的扫盲学校开起来了。搭起一间土坯房和一间木板棚,就是教室。学生们原来是在泥土地上席地而坐,“课桌”是两块砖头上面搭着一块木板。后来,云南大学的几位老师捐来了课桌和凳子,孩子们坐着上课了。
50多个孩子按入学时间分成4个年级,学生是她挨家挨户找来的。老师只有一个,就是苏翠英。苏翠英一个人教语文、数学、英语、画画、唱歌,每个年级轮着上课。
教室破,下雨就漏水,但孩子们兴致很高。小苏还为孩子们买了锅、水桶,让孩子们中午在学校热饭吃。
扫盲学校的学费不高,每个孩子每学期收65元。但这65元钱常常到期末还收不全,中途没钱了,小苏老师自己得垫着。
小苏家里也不宽裕。父亲原在易门矿务局上班,前几年内退后,每月只有227元的劳保。小苏有一姐一弟,家里主要靠租种两亩地和养些牲口支撑。但是遇到学生家庭确实困难,小苏经常心一软就免收学费。
开始的教学之路并不好走,一些孩子挨了批评,就不来上课了,有的家长也不理解小苏。有个孩子带着其他孩子逃课去打鸟,小苏责骂了那个孩子。第二天,家长来了,站在教室门口,指着小苏的鼻子骂了整整一个早晨。小苏说自己心里很痛,但那天还是坚持上了两个班的课。下课后,一个人坐在井边,越想越难受。
扫盲学校的学生经常会被附近其他学校的学生欺负。就因为孩子们穷,衣服穿的破,上不起正规学校。苏翠英经常要护送孩子们放学回家。
即便这样,苏翠英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些孩子,除了书本知识,她还教孩子们刷牙、洗头、洗衣服,更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
办了5年的扫盲学校,小苏说只有一个想法,没想过要教出多么稀奇的学生,只是想让学生们有个正确的人生观,懂道理,晚结婚,晚生孩子,不要十六七岁就当爹妈了。20岁前要好好读书,20岁后要好好工作奋斗……
在这个小小的学校里,小苏有自己的幸福。“我在学生面前像个宝贝,我难过,他们比我还难过。我的生日,孩子们当成自己的生日过。”
小苏说,学校开办不久,就有人想采访她,但她都拒绝了,因为马子厂扫盲学校是一所“黑”学校:既没有在教育管理部门备过案,办学条件又极其简陋,而苏翠英本人没有资质。传扬出去,学校保不住了,孩子们去哪里?
但事情后来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利用学校,外出骗慈善款。有一次,有人给学校捐助了几千元,也被人骗走了。还有人对外称,学校里的学生是某个人收养的孤儿……这些事情促使小苏将自己办学的事公诸于众。
2006年4月,她接受了一家媒体的采访。上报的第二天,学校就被取缔了。学校就读的52名学生,被分散安排在禄裱镇各个小学,政府减免了他们的学杂费。苏翠英被当地教育部门安排在禄裱镇庄科小学任职,因为没有教师资格证,她只能当代课老师。
5年来,从马子厂扫盲学校接受了扫盲教育后走出去的学生,已有130多人。学校开办了5年,让一些上不起学的孩子认了字,懂得了道理。一些学生现在昆明打工,写信告诉她,“比起那些没读过书的人,我强多了。老板让点菜,菜谱也看得懂。”
800元月薪的代课老师
学校被取缔了,小苏的事却被传开了。云南电视台的记者拍了她的生活,报纸写她的文章也被挂在了网上。有学校对她发出邀请,请她去上课,有人要给她介绍工作,她都没有接受,因为她还没有考取教师资格证,走了心里不踏实。
在小苏现在代课的学校里,共有8名老师,只有她一个代课老师。小苏和学校签了三年合同,每月800元收入。“我不渣筋,日子好过呢!”只是三年后,她将何去何从,她自己也不知道。
当上代课老师后,小苏发现别的老师上课都很轻松,自己教书太难了,想赶紧考上昆明理工大学,拿到教师资质,学到本事,到更需要老师的地方去教书。
只有初中文化的她,报考大学还是有难度,不过小苏说,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
今年假期,小苏摘了一篮子家里的桃,来昆明看望一位帮助过她的大姐,顺便打了一个月的工,挣了450元。她给自己买了一辆单车,还去西山、海埂玩了玩。听人说桥香园的米线好吃,还没吃过,她说下次来一定要品尝一下。
(本报记者 王万红 花继辉 卢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