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专题 > 校园欺凌
北京中小学校园欺凌调查:超4成学生曾被叫难听绰号
2017-04-19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4月18日,一份针对北京中小学生校园欺凌情况的调查报告在北京发布,调查显示,46.2%的学生有被故意冲撞的经历,40.7%的学生有被叫难听绰号的经历,18.6%的学生有被同学联合起来孤立的经历。

  资料图 卓忠伟 摄

  校园欺凌有多严重?

  ——超四成被调查学生曾被叫难听绰号

  上述调查研究收录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中,该调查的样本为北京市小学生(五年级)、初中生(初二)和高中生(高二),共抽取北京市12所学校,包括4所小学、4所初中和4所高中的学生,得到有效调查问卷1003份。

  调查将校园欺凌类型分为“身体欺凌(故意冲撞)”、“语言欺凌(难听绰号)”和“关系欺凌(联合孤立)”。

  调研结果显示,46.2%的北京中小学生有被故意冲撞的经历,有6.1%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身体欺凌;40.7%的北京中小学生有被叫难听绰号的经历,有11.6%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语言欺凌;18.6%的学生有被同学联合起来孤立的经历,有2.7%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在经历这种关系欺凌。

  资料图 崔琳 摄

  哪些孩子更易遭校园欺凌?

  ——小学生、初中生遭欺凌频度更高

  从被欺凌学生的主要特征分析,上述调查结果显示,被欺凌频率在学段之间的分布差异显著,小学生和初中生比高中生遭遇更高频率的欺凌。

  从性别来看,调查显示,男生在身体欺凌、语言欺凌和关系欺凌及综合欺凌指数上的得分均高于女生。

  从学校来分析,普通学校比优质学校学生更多地遭遇校园欺凌,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报告称,这里的优质学校是指与其他学校相比,学校教育的师资、设备和经费投入较高,并且声誉度普遍很高的学校。

  此外,上述调查显示,校园欺凌在学生地域和家庭方面也有所区分,外地学生在身体、言语和欺凌指数三个方面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京籍本地学生,但在关系欺凌上的差异表现并不显著。在家庭方面,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学生更多地遭遇欺凌,但主要体现在关系欺凌上。

  校园欺凌对孩子有什么潜在伤害?

  ——性格畏缩,更易产生焦虑、敌意、沮丧

  上述报告探讨了儿童受欺凌经历与其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被欺凌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学校投入乃至学业成绩等。

  校园欺凌对于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包括,比较难以信任他人,性格上可能比较畏缩,缺乏利他精神,不够慈悲,不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更容易焦虑、生气、敌意、沮丧或脆弱,并且遭遇的欺凌程度越高,表现更明显。

  此外,遭遇校园欺凌的儿童更少拥有对学校的归属感,表现出对学习更少的兴趣;并且更少投入到学校的学习、课外活动中。

  报告建议,学校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上述研究显示,遇到问题能主动跟老师沟通的学生,更少遭遇校园欺凌。学生应改善同伴关系,结交同班好友,研究认为,有同班好友的儿童的受欺凌情况显著少于没有同班好友的儿童。

  此外,报告建议,父母应避免缺位,并尽量亲自照顾儿童,而非交由他人,父母应采取情感温暖,而非拒绝或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加强父母与儿童的沟通和参与。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两会热议:纠治中小学“手机之痛”,如何“管”“用”?
· 答问: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助力教育模式变革
· 文件: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
· 河南将实现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
· 江苏:中小学实现宽带千兆进校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启动
· 教育部部署中小学招生 解决中考加分不规范等问题
· 教育部全面部署2018年全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
· 中小学迎来开学季 多地推新学期“政策礼包”
· 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
· 教育部公布首批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