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专题 > 在家上学
也谈"在家上学":旁门左道的教育让孩子成牺牲品
2016-08-23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原标题:旁门左道的教育让孩子成为牺牲品

  一个家长在某领域的才能再突出,也无法取代学校教育给人的全面培养,更难以为孩子提供学校教育所具有的社会化环境。

  2005年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居民李铁军以“娃娃到学校学不到东西”为由,将女儿李婧磁带回家自己教。孩子的母亲向纳溪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让女儿重返校园。李铁军则表示,“宁肯坐牢也不送女儿到学校念书”,女儿自此再未踏入过学校一步。尽管李铁军承认女儿在语数外和物理化学等学科方面均学艺不精。但坚持认为自己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成都商报》8月22日)

  李铁军认为自己是在培养伟大的科学家,恐怕这话没有几个人相信。李铁军自己倒是一个“民间科学家”,简称“民科”。他口中的“生物磁场研究”“癌症成因研究”,既没有受严肃研究机构承认的研究成果,也没有让人信服的研究方法,甚至连必要的实验设备都没有。显然,李铁军眼中的“科学”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是两码事,他对科学研究的偏执认识让人发笑。

  李铁军的女儿本不该为其父亲的偏执承担代价。遗憾的是,错误已经发生。李婧磁被父亲留在家中,接受其毫无系统性的“教育”。11年过去了,李婧磁不仅在文化知识上不如同龄人,而且脱离了与同龄人正常的社会交往,让人担心她未来如何在社会上生存。

  把这些道理说给李铁军,一点用都没有,他表示,学校那一套并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唯一有强制力的是法律,早在11年前,法院就根据《义务教育法》要求李铁军在判决生效5日内送女儿返校读书。但是,判决并未得到执行。如今,与其嘲笑李铁军偏执的教育观,不如检讨当初为何没有强制性手段让李婧磁接受学校教育。无疑,政府和社会没有起到应有的兜底责任。

  尽管该案例比较极端,但是其指向的问题却有普遍意义:当家长在子女教育上不作为、瞎作为时,政府和社会应当有更积极的作为。在过去一定时期内,人们对“义务教育”的诉求集中于政府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如今,免费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其“义务”的指向已慢慢倒向了天平的另一端,即受教育人和监护人有没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尽管学校教育存在一些缺陷,它却是塑造孩子成为健全的人的基本方法。像李铁军这样的“民科”实施的家庭教育,其效果自然不值一驳,但是,哪怕孩子的家长是真正的科学家,他(她)教给孩子的是真正符合科学与常识的知识,不让孩子到学校上学仍然是不能接受的。一个家长在某领域的才能再突出,也无法取代学校教育给人的全面培养,更难以为孩子提供学校教育所具有的社会化环境。

  须厘清的是,让孩子接受怎么样的教育,如何使其成为合格公民,家长没有唯一的解释权和决定权。近年来,类似“北大MBA夫妇带女儿隐居终南山编读经典”的新闻越来越多。一些人在看到这样的消息时,居然还有点羡慕,认为父母让孩子远离了学校的“应试教育”,这种想法是令人担忧的。其实,在这种教育条件下成长的孩子,多数只是家长偏执理念控制下的可悲试验品。

  教育是需要专业知识的领域,学校教育则是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出来的传承知识的最好方法,符合现代社会的高度分工性。很多家长冒着违反法律的风险,凭着自己对教育一厢情愿的理解,一意孤行地实施所谓“家庭教育”,不仅难以让孩子成为健全的人,也让国家和社会失去了合格的公民。(王钟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叫停"在家上学" 未明确说明采取法律手段
· 教育部首次限制“擅自在家上学”
· 私塾读经、在家上学 这都剥夺了孩子的受教育权!
· 别让“在家上学”继续在黑暗中摸索
· 1.8万学生在家上学 过半家庭不认同学校教育
· 在家上学 学校之外的寻求
· 在家上学 “非主流教育”的路能走多远?
· 与其“在家上学”不如“四海为家”
· 在家上学:一种崭新的教育生长
· 中国大陆1.8万学生在家上学 过半家庭不认同学校教育理念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