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军人,记得还是懵懵懂懂之时,从课本上看到一身戎装的人民子弟兵,记住了那刚毅的面容,庄严的军礼,闪闪发光的八一帽徽。当大声朗读钢铁长城、国家脊梁等字句时,就不由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似乎从那时起就对绿色军营充满了向往与期待。
借探访军队士官远程教育实践成果之机,我们走进了军营,近距离接触这些边境卫士、海上精兵。
战士们最想得到的
和平年代的他们,尽管不必终日驰骋沙场,驾船劈波斩浪,但在每一寸国土上,每一条边防线上傲然屹立的身姿却演绎着新时代军人的风采。在雪域高原,戈壁荒野,海角天涯,他们经历着都市里的同龄人不曾想到的艰苦生活……
神仙湾哨卡,位于海拔5380米的昆仑山口,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驻兵点,那里常年冰封雪裹,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空气中的氧含量仅相当于海平面的50%,指甲深陷,呼吸困难,头疼,胸闷,哨卡里的每个人都要经历。在山下能吃三碗米饭的战士上山后能吃一碗就已经很不错了,在那里,“吃饭就是政治任务”。
八月的内蒙草原,碧草茵茵,白云朵朵,吸引无数游客驻足,这是中俄边境线上最美的时节。然而九月刚过,美丽的草原立刻就会变了张脸,气温迅速下降,凛冽的北风卷起枯黄的草叶,寒冷漫长的冬天早早到来,伴随战士们驻守4000公里边防线的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长年犯病的“老寒腿”和零下40度的严寒。
谈到生活条件的艰苦,军人们反应并不强烈,还憨厚地说现在条件已好了许多。的确,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国家已经为军人们提供了尽量好的生活条件。我们看到,边境巡逻船上已经能够洗上热水澡,战士们的住宿和饮食条件也相当不错。他们告诉我们,与自然条件艰苦相比,他们最难熬的是精神的孤苦、信息的闭塞、文化的欠缺。
恰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他们却没有花前月下,只有两地分居;古训曰“父母在不远行”,他们却远离父母,不能尽孝膝前。
远在南沙群岛的守礁战士,长时间与世隔绝,缺乏信息和其他刺激,大脑随之慢慢退化,不少人因此得了遗忘症,上岸后想不起熟人的名字、电话,不知道如何待人接物。为了解除寂寞,有人将一条健壮的军犬带上礁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寂寞带来的痛苦连这条狗都不能幸免,没过多久,军犬不跑也不跳了,最后竟然疯了。
另一段故事,更让我们听了沉思良久。当送教到海岛的教师问战士下船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他说,要先好好洗个澡,换一身干净衣服,到大街上逛一圈,看看街上的人和现实的生活,然后回去弄一盘青菜和一碗小米粥。
如此简单的需求,却是他们最想得到的。
在军营里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后,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充实变得更为急切。因此当我们探寻中央电大构筑从北国边疆到南沙群岛,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陲的“没有围墙的大学”价值何在时,从国境线上军人们那风吹日晒的脸上绽出的羞涩笑容中,已经找到了答案。
“蓄底气”与“供后劲”
军人是可敬的,他们和所有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所有大家都放不下的东西,但自从穿上军装那天起,他们就清楚地知道日复一日的操练和血与泪的艰难,甚至义无反顾地牺牲,都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与光荣。
但和平时期的军人,仅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勇于奉献的精神还不够,他们不仅要每天面对复杂而科技含量日益高超的武器,思考如何训练成精兵强将,在国际形势瞬息变换的今天,他们还要有能力来应对新时期的新任务。而我们的大部分士兵,知识文化水平并不太高,数量庞大的战士中的骨干——士官,是基层班排的管理者,更需要高效的教育和培训。
在今年的抗震救灾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获得中外各界的广泛好评。人们惊讶地发现,与以往相比,这是一支更讲科学的战斗队: 科技手段,科学指挥,科技装备,科学调度……许多人没想到,救灾部队还帮助农民收割麦子,给孩子作考前辅导,帮助企业抢修损毁设施、设备,协调恢复生产所需技术、人员和资金。这次对军队整体能力与素质的大练兵,让更多人理解“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 “把这支队伍培养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群体,对于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意义”。面向士官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显然能在给部队的战斗力“蓄底气”“供后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也看到,军营只是战士人生旅途中的一站,“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论他们对军旅生活如何眷恋,最终多数人都会离开,退伍军人的路更长。随着退伍安置工作改革的推进,靠政府安置的比率将越来越小,自主择业将成为军人再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否有较高的素质和强有力的竞争力,将决定士官们在走向社会,面向市场时的价值。搭建军队建设与社会就业的平台,是士官远程教育对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一种承诺,也是国家对广大服役的战士负责的一种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