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部 > 部委动态
教育部进一步研究部署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
2014-04-24    教育部

字体大小:

  4月23日,教育部召开专题座谈会,进一步研究部署今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王立英主持会议,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刘利民讲话。会议听取了19个重点大城市贯彻落实教育部入学政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情况以及今年招生入学准备工作情况,研究了进一步缓解“择校”的具体措施,部署了当前及下一阶段工作。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等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倍受重视,必须认真对待,切实做好。年初教育部发布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后,各地反应迅速、态度鲜明,目前开局让人振奋。各重点大城市相继向教育部报送了今年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方案,彰显了改革决心,体现了责任意识。从当前到招生入学结束是关键时期,必须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坚定信心决心,把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作为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下大力气、抓紧攻坚、尽快解决,力求今年招生入学工作有新突破。

  刘利民强调,做好今年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必须将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作为依据,把握改革关键,吃透政策要领,明确核心要求。一是要坚持免试入学,淡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竞争,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二是要坚持划片入学,体现就近原则,尽量使片区科学合理。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对于热点学校,要尽量扩大覆盖面,进行随机派位,做到机会均等。四是要坚持“阳光”招生,确保整体工作在社会监督下进行,争得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可。五是要明确县级主责,根据《义务教育法》确定的管理体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负起责任,具体操作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六是要聚焦突出问题,对违规考试、抢夺生源、举办相关培训班、乱收费等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肃纪律,严格查处。同时,还要推进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均衡发展,做大优质资源“蛋糕”,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为招生入学工作夯实良好基础。

  刘利民要求,今年是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的重要一年,务必狠抓落实,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一是要建好“笼子”。各地各重点大城市要制定完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好时间表、任务书、责任人,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二是要照好“镜子”。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行之有效的招生治理机制。要注重过程监督,构建动态实时监督网络,实现监督对象和监督过程的全覆盖。还要创新监督方式、健全问责机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追查到底、逐级问责、一票否优。三是要建好“台子”。要建好工作平台,增强各级教育部门执行合力。要建好舆论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参与,赢得社会支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24城市公办校免试就近入学:好政策如何用到位
· “九年一贯”能否回归免试就近入学
· 教育部要求尽快制定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方案
· 一位家长的诉说:"上个好初中,为何这么难?"
· 天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比例将扩大
· 陕西:2020年义务教育公办学校 全部免试就近入学
· 上海:各区县公办校招生须免试就近入学
· 要重点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 三部门发文:逐步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 推动线上教学开展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