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新讨论中心:周易进中小学教材,教学生算命?
2008-02-28  新华网  苑广阔

字体大小:

        中小学教材近期成了一个香饽饽,继“中医药知识进中小学生教材”、“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教材”、“民俗乡土进教材”、“专利知识进教材”等消息之后,最近,周易成为新的讨论中心。(2月27日《华商报》)

  人们之所以对“××进中小学教材”如此重视,一是因为能进中小学教材,说明政府层面对其承认、肯定和重视;二是能进入中小学教材,就等于是“××教育,从娃娃抓起”,可以让其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发扬和光大。但也正因为如此,对进入中小学教材的某个领域的文化和知识,才要更加慎重和小心,不能为了进中小学教材而不顾一切。

  周易到底是什么?在绝大多数非研究者的眼里,它就是一本关于阴阳八卦、算命预测的书,属于“古代巫术”的范畴,这样的知识怎么能够入选中小学教材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和偏见,阴阳八卦和算命预测只是周易理论系统的一部分。实际上,《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包罗万象,内容丰富,蕴涵着丰富的哲学道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很多人对其如痴如醉,周易的研究者也遍布世界各地,很多大学亦开设有周易研究课程。从这里可以看得出,周易不能入选中小学教材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它宣扬的理论知识,而是另有原因。

  什么原因呢?也许周易研究者的观点更能说明问题。易学界知名人士李顺祥就从实践角度出发,认为周易进入义务教育教材为时过早、不太现实,而且操作起来难度太大。原因就是周易内容太过丰富繁杂,理论知识太过于晦涩难懂,别说是中小学生,就是很多大学生,也无法彻底理解其中的奥妙和深邃。这样的传统文化,显然超过了中小学生们的消化能力,硬要他们吃下去,是要造成消化不良,引起不良反应的。所以,周易教育,至少从目前来看,还不具备“从娃娃抓起”的条件。如果真要让其进入中小学生们的视野,还需要有关专家把其通俗化,简单化,剔除里面那些关于封建迷信的东西,保留其中的哲学道理和科学思辨精神。

  因此,对周易文化,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既要肯定它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又要在周易文化是否可以进入中小学教材这一问题上,谨慎对待,切勿操之过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易坛神童讲解易经智慧 百余北大学子无缘经典
· 中小学教材不得出现额外教辅资料二维码
· 北京今年全面启动课程改革 诵读书法传统艺术将入中小学教材
· 中小学教材完成"十四年抗战"修改 大学教材修订中
· 教育部发函:中小学教材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 语文版中小学教材替换40%课文 北京不使用该教材
· 我国通用中小学教材选用诗篇首次系统集中展出
· 专家:中小学教材应保持严肃性卖萌需“有度”
· 中小学教材退出国家统一定价 定价权下放各省
· 研究显示中国中小学教材难度处于国际中等水平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